[实用新型]传感器取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4891.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瀚联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3/02 | 分类号: | B65D53/02;B65D2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部板 扳动扣板 取放机构 下部底座 压缩弹簧 卡紧槽 传感器 插槽 弹珠 卡紧 传感器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芯片 螺钉固定 密封垫圈 小型生物 轴安装 加工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感器取放机构,具有扳动扣板、上部板、压缩弹簧、传感器电路板、下部底座、卡紧弹珠、插槽、密封垫圈和卡紧槽,其中,所述扳动扣板通过两端的轴与所述上部板连接,并能够旋转,所述卡紧弹珠安装在所述扳动扣板的左侧下部,所述上部板与所述下部底座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卡紧槽是所述上部板上的加工出来的一个槽,所述压缩弹簧通过轴安装在所述上部板的侧面,所述插槽是所述扳动扣板上加工出来的一个槽。该机构是为快速取换小型生物传感器芯片而设计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1967年S.J.乌普迪克等制出了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将葡萄糖氧化酶包含在聚丙烯酰胺胶体中加以固化,再将此胶体膜固定在隔膜氧电极的尖端上,便制成了葡萄糖传感器。当改用其他的酶或微生物等固化膜,便可制得检测其对应物的其他传感器。固定感受膜的方法有直接化学结合法;高分子载体法;高分子膜结合法。现已发展了第二代生物传感器(微生物、免疫、酶免疫和细胞器传感器),研制和开发第三代生物传感器,将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的场效应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由于酶膜、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粒子膜、微生物膜、抗原膜、抗体膜对生物物质的分子结构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只对特定反应起催化活化作用,因此生物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缺点是生物固化膜不稳定。生物传感器涉及的是生物物质,主要用于临床诊断检查、治疗时实施监控、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和机器人等方面。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在未来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中,生物传感器技术必将是介于信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新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临床诊断、工业控制、食品和药物分析(包括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自从20世纪60年代酶电极问世以来,生物传感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成为酶分析法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传感器的产生是生物学、医学、电化学、热学、光学及电子技术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具有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工农业生产、环保、食品工业、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即生物元件)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即信号传导器)所构成的分析检测工具。
生物传感器由敏感元件(或生物元件)和信号传导器组成。生物元件有:生物体、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膜、酶、酶组分、感受器、抗体、核酸、有机分子等。传导器有:电流测量式、电流测定式、电导率测量式、阻抗测定式、光强测量式、热量测量式、声强测量式、机械式、“分子”电子式等。
生物传感器的优点是:费用和成本低,采用固定化酶作催化剂,可重复多次使用;专一性好,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干扰少;分析速度快,通常可在l分钟内得到结果;准确性高,一般相对误差小于1%;操作系统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分析。
酶传感器是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类生物传感器。它是在固定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物分子发生化学变化后,通过换能器记录变化从而间接测定出待测物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瀚联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瀚联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4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可调节营养的饮料瓶
- 下一篇:通用型pH电极储存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