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4404.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姚鼎;张勇;金涛;马洪增;孙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220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块 连接器 测试夹具 插针 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 压紧机构 弹簧针 操作台表面 表面设置 并排设置 测试系统 导线连接 电源模块 外侧设置 压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包括操作台、连接器和压紧机构,所述操作台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被试DC‑DC模块的凹槽,所述操作台上表面设置用于放置被试DC‑DC模块的凹槽,凹槽内并排设置三块塑料块,分别是第一塑料块、第二塑料块和第三塑料块,第二塑料块位于第一塑料块和第三塑料块之间,第一塑料块和第三塑料块上均设置若干个和被试DC‑DC模块插针接触的弹簧针,所述弹簧针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操作台的一侧,用于与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相连;第三塑料块的外侧设置将其与第二塑料块压紧的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DC‑DC模块测试夹具适用性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元器件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现有的DC-DC模块测试设备对插针式DC-DC模块进行常温测试时,使用连接线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测试,测试精度受连接线及插针夹装方式影响较大,一致性较差;而且每个模块均有输入、输出等多个插针需要连接,测试效率低。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适用性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无相关描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性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包括操作台、连接器和压紧机构,所述操作台表面设置有放置被试DC-DC模块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三块酚醛塑料块,所述三块酚醛塑料块左右两块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和被试DC-DC模块插针接触的弹簧针,所述弹簧针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与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相连;所述三块酚醛塑料块左边一块为固定式安装,其右侧设置有两个带弹性的伸缩杆,在锁紧状态下可以完全收缩,在打开状态下又能使左侧酚醛塑料块和中间酚醛塑料块自动脱离;所述三块酚醛塑料块中间一块设置有若干个与被试DC-DC模块插针匹配的孔及槽,使所述弹簧针在锁紧状态下可以和被试DC-DC模块插针良好接触;所述三块酚醛塑料右边一块设置有两个导向柱,置于中间一块酚醛塑料块两个导向槽内,保证锁紧过程相对移动的一致性;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面,位于所述凹槽右侧,包括手柄、连杆、压棒、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向右延伸出一固定端;所述手柄底部铰接至所述固定端,中部通过所述连杆铰接至所述压棒一端,所述压棒置于所述导向筒内,另一端与所述右侧酚醛塑料块连接;扳动所述手柄,并通过所述连杆、压棒传动,使右侧两块酚醛塑料块向左移动,使所述弹簧针能够压紧被试DC-DC模块插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克服了连接线直接连接的测试方式测试精度相对较差、测试效率低的不足,采用双弹簧针压接的方式,即实现了测试装置稳定、可靠的连接,保证了测试精度,也大幅提高了测试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DC-DC模块测试夹具适用性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结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结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结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DC-DC模块测试夹具结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4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网末端差压检测器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