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载索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2477.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亮;张海燕;祃智源;佟舟;刘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0 | 分类号: | B61B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索 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 可移动 连接稳定性 安全事故 双重保护 脱离 支撑 轴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载索组件,包括:基座和承载索,基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承载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处对应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处对应的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处,第二连接点与第二连接处相连,且第二连接点在承载索的轴向上相对于第二连接处可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索组件,第一连接点与第一连接处相连支撑承载索的作用力,第二连接点与第二连接处可移动相连,在第一连接点和第一连接处损坏脱离时,第二连接点和第二连接处相连支撑承载索的作用力,防止承载索与基座脱离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双重保护可以提升承载索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了承载索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承载索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承载索与重锤的连接方式采用浇铸套筒与重锤相连接,承载索与重锤连接处检查不便,无法实时了解连接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连接处发生损坏之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不仅为承载索的维护带来了较大的麻烦,而且一旦连接处损坏或断裂,将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承载索组件,所述承载索组件维护方便,安全性能较高,可以防止承载索的承载处疲劳损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索组件,包括:基座和承载索,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所述承载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处对应的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处对应的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处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点在所述承载索的轴向上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处可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索组件,第一连接点与第一连接处相连支撑承载索的作用力,第二连接点与第二连接处可移动相连,在第一连接点和第一连接处损坏脱离时,第二连接点和第二连接处相连支撑承载索的作用力,防止承载索与基座脱离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双重保护可以提升承载索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了承载索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承载索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点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处的可移动距离为3-8mm,设定为观察缝H。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承载索组件,所述基座包括:承重件和承载梁,所述承重件用于承载所述承载索的载荷,且所述第一连接处设在所述承重件上,所述承重梁连接所述承重件,且所述第二连接处设在所述承重梁上。
可选地,在所述承载索承受的拉力方向上,所述承重梁位于所述承重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沿所述承载索的轴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承重梁,另一端连接所述承重件,且所述连接杆的抗拉强度大于所述承载索承受的拉应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载梁上具有沿所述承载索的轴向贯穿所述承重梁的通孔,所述承载索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承重件,且所述承载索位于所述承重梁与所述承重件之间的部分设有夹板组,所述夹板组夹设在所述承载索上。
可选地,所述夹板组邻近所述承重梁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连接点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处的可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组包括沿所述承载索的轴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夹板,相邻所述夹板止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承重件上形成有沿所述承载索的轴向贯穿所述承重件的固定孔,所述承载索穿过所述固定孔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
可选地,在所述承载索承受的拉力方向上,所述固定孔的后端与所述承载索之间设有浇铸紧固件,所述浇铸紧固件用于将所述承载索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2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用底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平衡式索道飞行运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