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2069.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洪艳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5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氧化槽 湖库水 环境污染修复 本实用新型 墙体 生物接触氧化法 进水自动阀 清水出水管 清水出水口 污水进水管 污水进水口 残渣去除 沉淀作用 净化效果 水管入口 污物滤网 吸附作用 修复系统 氧化分解 运行成本 自动水位 好氧层 净化性 拦污栅 缺氧层 填料层 通气管 污水孔 橡胶坝 自动阀 出水 端盖 耗能 降解 鱼道 闸板 污染物 清水 探测 污水 净化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其结构包括通气管、检查水管入口、端盖、污水孔墙体、残渣去除器、接触氧化槽、清水出水管、污水进水管、清水孔墙体、污物滤网、进水自动阀、出水自动阀、自动水位探测计、拦污栅、污水闸板、污水进水口、鱼道、橡胶坝、清水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由接触氧化槽所形成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接触氧化槽内设有的填料层、缺氧层、好氧层、结合水层,通过接触沉淀作用、吸附作用和氧化分解作用的结合,可有效的将湖库水环境中的较顽强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使得修复系统中的净化效果达到最佳效果,并且该净化过程中几乎不耗能,不仅大大提高了净化性又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城市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属于水环境污染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湖库水环境受到的污染常常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便是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进入湖库等水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所造成的污染,这会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因某种物质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的现象,因此针对该水体污染的现象,而采用水体修复的手段,水体修复是通过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等方法减少水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者使其完全无害化,使污染了的水环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在保证水环境结构健康的前提下,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对水体功能的要求,对于湖库水环境的污染修复可分为三种修复技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其中生物方法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运动,对水中污染物转移、转化以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该方法中的物种调整,可种植有水生植物,可大量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浮游动物可摄食浮游藻类,控制藻类密度,调整水生动物,可大量增加杂食性地栖动物、鱼类或减少食浮游动物及食底栖动物鱼类,而植被群落的恢复手段,植被的作用便是有效的分配水体营养盐,避免单一优势种群爆发,保持水体净化能力,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水生植物与藻类竞争氮磷灯营养物,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逐步恢复城市湖库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对受污染的江河湖库水体进行修复,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的治污工程,量大面广,寻找先进实用、造价低廉的技术迫在眉睫,我国的江河湖库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两方面。另外,湖泊水库蓝藻及赤潮给水域生态、人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危害。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457205.4的一种城市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湖库中远离进水口的一侧设置的循环水泵,采用输送管道连接到位于湖中各处的若干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造浪式出水机构、平推式出水机构和下冲式出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以促进湖库自身水体流动循环的方式,进而提高水体活性,从而从根源上迅速提高湖库自身水处理能力。分解有机物,减少水中污染物。故本实用新型具备处理效果好,适用性强,且成本低廉,便于实施等优点。现有技术在进行湖库水环境修复时,随着污染的扩大,水中的污染物已产生一定的抗体,对于一些水环境中一些较顽强的污染物,如果仅根据湖库自身水体流动循环的方法,无法在最大程度上对水体中的污染源进行有效的降解,使得湖库中的水体还存在着一定的污染源,导致净化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湖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湖库水环境修复时,随着污染的扩大,水中的污染物已产生一定的抗体,对于一些水环境中一些较顽强的污染物,如果仅根据湖库自身水体流动循环的方法,无法在最大程度上对水体中的污染源进行有效的降解,使得湖库中的水体还存在着一定的污染源,导致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洪艳,未经马洪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2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脱氮除磷砾间接触氧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