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塑剂酯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1316.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戚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振兴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15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酯化反应装置 固定环板 隔热块 连接杆 反应装置 加热装置 增塑剂酯 导热管 加热杆 进料口 控制阀 限位孔 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密封作用 插头插 固定槽 板面 位孔 蒸汽 体内 调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塑剂酯化反应装置,包括酯化反应装置本体,酯化反应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固定环板、插座以及限位孔,固定环板固定连接在酯化反应装置本体内壁的固定槽中,固定环板的上下两板面之间设置有插座,插座关于固定环板的中心对称设置有限位孔,插座和限位孔之间连接有加热杆,加热杆包括导热管、隔热块以及连接杆,导热管的两端均连接有隔热块,两个隔热块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顶部设置的插头插接在插座中,在进料口设置控制阀,控制阀不仅可以调控进料速度,还能够对酯化反应装置本体起到一种密封作用,防止蒸汽从进料口散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塑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塑剂酯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增塑剂是加工橡胶、塑料、涂料等高聚物成型时为增加其可塑性、流动性并使成品具有柔韧性而加入的物质,是塑料工业必不可少的添加助剂,我国年产能已达到280万吨,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并继续呈现增长势头,这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对苯二甲酸酯的比例又占据了90%以上,但研究表明邻苯类增塑剂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而环氧油脂和柠檬酸酯类等绿色增塑剂在产量上也难以在短期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在未来对苯类增塑剂还将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然而对于增塑剂的酯化反应,传统的合成工艺耗时长,能耗高,酯化反应装置是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是油脂生产领域常用的生产装置,酯化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工业上采用的作法通常是通过蒸汽加热,如果直接向酯化反应装置内通入蒸汽,必然会引起酯化反应装置内压力增大,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增塑剂酯化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塑剂酯化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塑剂酯化反应装置,包括酯化反应装置本体,所述酯化反应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环板、插座以及限位孔,所述固定环板固定连接在酯化反应装置本体内壁的固定槽中,所述固定环板的上下两板面之间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关于固定环板的中心对称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插座和限位孔之间连接有加热杆,所述加热杆包括导热管、隔热块以及连接杆,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均连接有隔热块,两个所述隔热块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顶部设置的插头插接在插座中,连接杆的另一端卡接在限位孔内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轴以及螺旋搅拌杆,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酯化反应装置本体的顶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设置有螺旋搅拌杆,所述酯化反应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输气管。
优选的,所述隔热块和连接杆均为中空结构,靠近插座一侧的隔热块和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为导热管传输电源的导线。
优选的,所述转轴贯穿酯化反应装置本体的顶板,且转轴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旋搅拌杆上端的螺纹杆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输气管关于驱动电机对称分布,所述进料口上端为漏斗型结构,且所述进料口的管体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输气管的底端为倒斗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酯化反应装置本体内部设置加热杆,相较于传统的蒸汽加热装置,加热杆固定在固定环板内部,且在导热管的两端设置有隔热块,从而加热杆在对液体加热的时候,不会烫坏其它装置;
2.在进料口设置控制阀,相较于传统的进料口,控制阀不仅可以调控进料速度,还能够对酯化反应装置本体起到一种密封作用,防止蒸汽从进料口散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振兴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振兴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1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