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网换位轴止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0907.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8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年春;王爱明;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3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退环 换位轴 铰轴 复位块 止退板 复位弹簧 止退机构 固定板 外周面 限位端 织网 直边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顶部 向下延伸 逐渐收缩 弧形端 外周 止退 垂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织网换位轴止退机构,它包括有固定在换位轴上的止退环,止退环外周面上延伸形成有若干个止退位,止退位一端为直边,直边垂直于止退环外周面,止退位另一端逐渐收缩呈弧形与止退环外周面连接,弧形端位于止退环旋转方向前端;换位轴一侧的机架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设有铰轴,铰轴一端固定有止退板,止退板底部向下延伸形成限位端,限位端与止退位表面相接触,铰轴另一端固定有复位块,复位块和止退板均位于铰轴同一侧;复位块上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底部向下与固定板相连接。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止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织网换位轴止退机构。
背景技术
织网换位轴是渔网编织机上的网片换位轴,现有的换位轴在换网片后经常会反转,反转就会将网片后拉,导致网片换位不成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止退效果好的织网换位轴止退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织网换位轴止退机构,它包括有固定在换位轴上的止退环,止退环外周面上延伸形成有若干个止退位,止退位一端为直边,直边垂直于止退环外周面,止退位另一端逐渐收缩呈弧形与止退环外周面连接,弧形端位于止退环旋转方向前端;换位轴一侧的机架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设有铰轴,铰轴一端固定有止退板,止退板底部向下延伸形成限位端,限位端与止退位表面相接触,铰轴另一端固定有复位块,复位块和止退板均位于铰轴同一侧;复位块上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底部向下与固定板相连接。
所述的止退板为两块,分别位于止退环旋转方向两侧的上方及下方。
所述的止退板限位端的高度小于另一端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止退环固定在换位轴上,随换位轴一同旋转,两个止退板均与止退位表面接触,止退环正向旋转时止退板不限制止退位,当止退环在带动下反转时,止退板的限位端抵在止退位的直边上,防止反转,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止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织网换位轴止退机构包括有固定在换位轴1上的止退环2,止退环2外周面上延伸形成有若干个止退位3,止退位3一端为直边,直边垂直于止退环2外周面,止退位3另一端逐渐收缩呈弧形与止退环2外周面连接,弧形端位于止退环2旋转方向前端;换位轴1一侧的机架上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顶部设有铰轴6,铰轴6一端固定有止退板5,止退板5底部向下延伸形成限位端,限位端与止退位3表面相接触,铰轴6另一端固定有复位块7,复位块7和止退板5均位于铰轴6同一侧,止退板5为两块,分别位于止退环2旋转方向两侧的上方及下方,止退板5限位端的高度小于另一端的高度;复位块7上连接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底部向下与固定板4相连接。本实施例的止退环固定在换位轴上,随换位轴一同旋转,两个止退板均与止退位表面接触,止退环正向旋转时止退板不限制止退位,当止退环在带动下反转时,止退板的限位端抵在止退位的直边上,防止反转,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止退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0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织大圆机除尘扇
- 下一篇:网绳编织机导纱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