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线带压补漏焊接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0503.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姜松竹;王同增;赵文峰;肖旭晖;李媛;郑学利;刘福音;杨小峰;高龙;张健;张金涛;李勇进;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F16L55/17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固定 泄压 本实用新型 管道内介质 顶紧螺杆 连接框 带压 外泄 应急 工作效率 清洁环保 施工生产 油气管道 堵漏 余压 泄漏 口径 腐蚀 原油 应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线带压补漏焊接固定架,可应用于各种口径的管道,各种原油、水、油气管道的腐蚀泄漏等应急补漏作业。尤其适用于管道内介质泄压余压较大、泄压时间较长的管道,提高工作效率。本补漏焊接固定架包括连接框和顶紧螺杆,在连接框的两端安装顶紧螺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具有避免管道内介质外泄、使用安全、清洁环保的特点。解决了各类管道常见介质的应急堵漏过程中泄压不彻底、介质外泄损失大等难题。同时,在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安全清洁生产方面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管道快速带压补漏工具,特别是一种管线带压补漏焊接固定架,可应用于各种口径的管道,各种原油、水、油气管道的腐蚀泄漏等应急补漏作业。尤其适用于管道内介质泄压余压较大、泄压时间较长的管道,提高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因外输油气管线服役时间较长、管线腐蚀严重,再加上偷盗分子频繁破坏,采油单位外输油气管线补漏工作较多。但是传统的补漏方式是将管道内介质泄压后再补漏,不仅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而且补漏时必须停输,严重影响了原油生产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管道阀门关闭不严、管线存在压力以及处于低洼地带的原油管线,常出现原油外泄、着火爆炸、吸气等现象,造成环境污染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施工造成不便。如果放空时间过长,原油输送停顿时间较长,会使中转站原油储量超过承受能力,生产油井必须停产,将影响原油产量,为采油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尤其是对海上采油平台的原油生产影响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带压补漏焊接固定架,能够带压补漏,无需为管道泄压,可及时补焊管道漏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管线带压补漏焊接固定架包括连接框和顶紧螺杆,在连接框的两端安装顶紧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运用操作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是U型框或C型框,两端安装两个顶紧螺杆,其中一个顶紧螺杆顶压在密封块上面,这个顶紧螺杆的顶压面是弧形面,能够与焊接到管道漏点上面的密封块紧密配合。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胶皮和密封块压住管道的漏点,然后再用顶紧螺杆压住密封块,旋转顶紧螺杆向下用力时,顶紧螺杆顶住了密封块、将管道漏点堵住,然后再将密封块与管线焊在一起,最后将本装置去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具有避免管道内介质外泄、使用安全、清洁环保的特点。解决了各类管道常见介质的应急堵漏过程中泄压不彻底、介质外泄损失大等难题。同时,在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安全清洁生产方面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一种管线带压补漏焊接固定架,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框5和顶紧螺杆1,在连接框5的两端安装顶紧螺杆1。
所述连接框5是U型框或C型框、两端端部加工螺纹孔或焊接螺帽,装入顶紧螺杆1。
所述顶紧螺杆1的杆体设有外螺纹、相向安装在连接框5的两端、外端端部加工螺纹孔或焊接螺帽,装入手柄,其中一个顶紧螺杆1的杆体顶压在密封块2上面、该顶紧螺杆1的顶压面是弧形面与密封块2相配合。
所述连接框5的开口宽度大于管道4的外径。
使用时,将胶皮3和密封块2压住漏点,然后转动顶紧螺杆1、使其压住密封块2,将泄漏点堵住,然后结合在线焊接工具将密封块2与管线4快速焊在一起,再将本装置拆除,实现补漏工具清洁快速的焊接功能。
上面叙述的实施例仅仅为典型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启示下做出修改。本文所公开的方案可能存在很多变更、组合和修改,且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文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0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