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冷凝回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90405.3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1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回流器 反应釜釜体 干燥器 冷凝管 连接管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单向阀 回流管 回气管 上端 下端 支架 热量回收利用 反应釜釜 釜体内部 管道连接 回流管道 节约资源 壳体侧边 壳体内部 热量来源 热气干燥 一端连接 釜体 壳体 排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凝回流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固定连接有反应釜釜体,所述反应釜釜体上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连通有冷凝回流器壳体,所述冷凝回流器壳体侧边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下端连通于反应釜釜体,所述冷凝回流器壳体内部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和连接管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冷凝管上端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一端连接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下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连通于反应釜釜体,本实用新型额外增加一根链回流管道,提高回流效率,减少的物料的浪费,通过干燥器将冷凝回流器上排出的热气干燥,输送会反应釜釜体内,将热量回收利用,增加釜体内部热量来源,提高釜体升温效率,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回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冷凝回流器。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现有聚合反应釜的冷凝回流器,基本上是通过一根管道与反应釜相通,一根管道同时回流物料和通过物料蒸汽,冷凝效率低,且蒸发出的物料蒸汽中含有大量的热,水冷无法完全的将热量吸收,容易造成热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凝回流器,通过冷却换热,将气态物料变回为液态,并将带有热量的气体干燥回收,通过单向阀送入反应釜中,回收热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冷凝回流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固定连接有反应釜釜体,所述反应釜釜体上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连通有冷凝回流器壳体,所述冷凝回流器壳体侧边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下端连通于反应釜釜体,所述冷凝回流器壳体内部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和连接管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冷凝管上端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一端连接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下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连通于反应釜釜体。
优选的,所述冷凝回流器壳体一侧连接有冷水管道,所述冷水管道数量为两组,分别为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直径小于冷凝管的直径,且回流管上端管口位置低于冷凝管。
优选的,所述干燥器包括壳体、过滤棉滤芯和生石灰滤芯,所述壳体分别连通于回气管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过滤棉滤芯嵌于壳体内部,所述过滤棉滤芯安装于壳体和单向阀接口端,所述生石灰滤芯嵌于过滤棉滤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回气管上包裹有聚氨酯泡棉塑料垫,所述聚氨酯泡棉塑料垫通过扎带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冷凝回流器壳体的底部,在底部侧方额外增加一根反应釜的管道,使得反应釜中的气态物料更多的由侧方管道进入冷凝回流器中,当冷却为液态物料后,从冷凝回流器的底部管道流回反应釜中,减少的物料的浪费。
2、在冷凝回流器壳体上增加带有聚氨酯泡棉塑料垫防护的回气管,通过干燥器将冷凝回流器上排出的热气干燥,然后输送会反应釜釜体内,将热量回收利用,增加釜体内部热量来源,提高釜体升温效率,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冷凝回流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0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反应釜尾气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尾气回收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