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板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9075.6 | 申请日: | 201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4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1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发 电板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板的冷却装置,属于光伏发电板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发电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吸收的太阳光量越多电能就越多,但是由于吸光后会产生高温,导致其光伏发电板需要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装置在进行冷却时其效率低,且冷却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板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发电板的冷却装置,它包含冷却水管、集热板机构、水箱、水循环泵、缓流管、散热翅片、冷媒管、冷媒箱、冷媒液循环泵;冷却水管穿接在光伏发电板的内部,且冷却水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集热板机构,冷却水管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水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水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的下端连接,冷却水管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缓流管的一端连接,缓流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的上端连接,缓流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媒管,冷媒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媒箱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冷媒液循环泵。
作为优选,所述集热板机构包含集热板与温度检测传感器,集热板的内部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集热板上设置有数个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上设置有散热槽。
作为优选,所述水循环泵为调速式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冷却与散热,能提高效率,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管;2-集热板机构;3-水箱;4-水循环泵;5-缓流管;6-散热翅片;7-冷媒管;8-冷媒箱;9-冷媒液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冷却水管1、集热板机构2、水箱3、水循环泵4、缓流管5、散热翅片6、冷媒管7、冷媒箱8、冷媒液循环泵9;冷却水管1穿接在光伏发电板10的内部,且冷却水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集热板机构2,冷却水管1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水循环泵4的一端连接,水循环泵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3的下端连接,冷却水管1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缓流管5的一端连接,缓流管5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3的上端连接,缓流管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6,水箱3的内部设置有冷媒管7,冷媒管7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媒箱8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冷媒液循环泵9。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板机构2包含集热板与温度检测传感器,集热板的内部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集热板上设置有数个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6上设置有散热槽。
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泵4为调速式水泵。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集热板机构2实现集热,并检测温度,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启动水循环泵4、冷媒液循环泵9,冷媒液循环泵9通过循环冷媒液为水箱内的水冷却,而水循环泵4将冷却水输入进入冷却水管1内,通过水循环泵4实现水循环冷却,且在循环后,水准备进入水箱之间经过缓流管5实现缓流,且通过散热翅片6为换热的水进行初次散热,其效率高,能节省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里学院,未经凯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9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网络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拟轴承损坏的故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