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87717.9 | 申请日: | 201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乔首昂;姚卫海;裴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串液 输液杆 医用静脉 本实用新型 输液 固定装置 脱出 病人血管 菱形设计 生理盐水 输液反应 可悬挂 钩部 环部 稀释 连通 体内 刺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包括串液管,还包括悬挂于输液杆上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被悬挂部和悬挂部,所述被悬挂部悬挂于输液杆上,所述输液杆悬挂第一药液,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第二药液;所述被悬挂部和悬挂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cm;所述串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可以使得药液能够完全相互稀释,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并且匀速输入到患者体内;环部菱形设计,可悬挂于各种输液杆上,具有稳定性,防止液体脱出;钩部的U型设计,并且与体部成140°角,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生理盐水悬挂于此时,防止脱出;可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时候需要给患者输注大量的药品,会出现同时输注多瓶输液的情况,比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时,需要连续输注多瓶,这时候就需要护士不断进行换药。现在普遍采用串连管把多瓶药品之间连接起来,不需要频繁换药。
使用临床现有的串连管和输液杆,两只液体几乎处于同一平面,无法同时输完,不能保证液体均匀匀速的稀释到一起然后滴入到患者体内。临床上使用的输液杆种类较多,操作者操作方法不统一,病人易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疼痛等不适,护士通常误认为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或穿刺点异常所致,增加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查阅了相关文献,在静脉输液管理相关文献中未提及有关两种以上液体需要串连管输注时的相关规范,在咨询本院药师得知本院液体目录中210种可输注液体中有19种,约占9%的药物需串连管辅助输注,以拜复乐和利复星最为常见。而在急诊科因输注拜复乐与利复星给患者造成静脉炎而引发的投诉纠纷也时有发生。之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观察了50例利复星与生理盐水串联输液案例,稍微改变两种液体的位置,使利复星位于高处,生理盐水在低处,发现利复星能与盐水相互稀释,发生输液反应的案例也明显减少,基于以上原因,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辅助药液稀释,提供安全输液的辅助工具,使得药液之间能够完全相互稀释,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并且匀速输入到患者体内,便于临床护士操作,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患者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提供安全输液的辅助工具,使得药液能够完全相互稀释,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并且匀速输入到患者体内,便于临床护士操作,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患者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是通过液体浓度差与压力差的作用,使用人工辅助工具使两种溶液处于标准梯度值的位置,既给临床操作者带来便利,又创造了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使治疗顺利进行,医生满意,护士满意,患者满意。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具体结构如下:
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包括串液管,还包括悬挂于输液杆上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被悬挂部和悬挂部,所述被悬挂部悬挂于输液杆上,所述输液杆悬挂第一药液,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第二药液;所述被悬挂部和悬挂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cm;所述串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
可选的,所述被悬挂部为菱形环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的菱形环部、环体结合部、体部和U型钩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由一根金属丝拧绕制成,所述金属丝包括依次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所述菱形环部由所述第二部分制成,所述环体结合部由所述的第一部分缠绕于第三部分制成,所述体部为第四部分,所述U型钩部由第五部分制成。
可选的,所述菱形环部的菱形边长为5.2cm,整个所述菱形环部长为7cm,整个所述环体结合部长为3cm,整个所述体部30长为5cm,整个所述U型钩部40 长为5cm,整个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长为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7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输液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