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6924.2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9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奇;刘丽荣;肖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3;H01M10/655;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7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李健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膜 电芯 电池模组 电芯单元 加热/冷却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池系统 散热表面 贴合 温度一致性 电池领域 冷却过程 均布 加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加热/冷却单元、匀温导热膜和多个电芯单元(1),其中,每个所述电芯单元(1)包括电芯(11)和贴合于所述电芯(11)的散热表面的电芯导热膜(12),每个所述电芯导热膜(12)均连接于所述匀温导热膜,所述匀温导热膜与所述加热/冷却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模组采用电芯导热膜贴合于电芯的散热表面,设置连接各个电芯单元的电芯导热膜的匀温导热膜,使得在各个电芯单元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能够实现各个电芯单元温度均布,保证电池模组的温度一致性,提高电池模组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需要的日益提高,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
受使用环境的限制,动力电池常需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如不进行合理的热管理,将极大的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电池性能,严重时将导致动力电池不能进行正常充放电,甚至发生泄露、爆炸。此外,动力电池通常由多个电芯经适当的组合构成,假如各个电芯的温度的不一致,也将导致动力电池的整体使用性能大大降低。
传统中,通常通过空气或液体加热/冷却装置来加热或冷却动力电池,这种换热效率低,电池在大负荷工况下工作时,很难保障动力电池处于最佳工作温度,且流体在动力电池内部很难保证均匀流动,常常导致电芯间出现温度不一致性的问题。
因此,希望有一种电池模组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内的各个电芯温度不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加热/冷却单元、匀温导热膜和多个电芯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电芯和贴合于所述电芯的散热表面的电芯导热膜,每个所述电芯导热膜均连接于所述匀温导热膜,所述匀温导热膜与所述加热/冷却单元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电芯单元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匀温导热膜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至少一侧并依次连接各个所述电芯导热膜,所述加热/冷却单元邻近所述匀温导热膜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至少一侧。
优选地,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所述电芯的底面或顶面形成为所述散热表面,所述电芯导热膜包括贴合于所述电芯的散热表面的电芯部和贴合于所述匀温导热膜的匀温部,所述匀温部相对于所述电芯部弯折设置,所述电芯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散热表面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匀温导热膜和第二匀温导热膜,所述电芯导热膜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贴合于所述第一匀温导热膜的第一匀温部和贴合于所述第二匀温导热膜的第二匀温部。
优选地,所述加热/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冷却部,所述第一加热/冷却部邻近所述第一匀温导热膜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匀温导热膜连接;以及第二加热/冷却部,所述第二加热/冷却部邻近所述第二匀温导热膜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匀温导热膜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冷却部包括第一液冷板和第一PTC加热片,所述第二加热/冷却部包括第二液冷板和第二PTC加热片;和/或所述第一加热/冷却部与所述第一匀温导热膜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垫,所述第二加热/冷却部与所述第二匀温导热膜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未经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6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简易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包动力电池冷却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