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基坑护坡喷锚污染的移动折叠式成品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6898.3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群威;吴金磊;刘翔宇;吴亚鹏;张铁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0 | 分类号: | E04G21/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组合式挡板 槽型挡板 本实用新型 移动折叠式 倒U型框架 成品保护 基坑护坡 喷浆 保护装置 建筑施工 矩形骨架 上弯折部 下弯折部 依次相连 防污染 前侧面 上端 下端 污染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基坑护坡喷锚污染的移动折叠式成品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至少一个组合式挡板装置,所述组合式挡板装置包括h型骨架,以及与所述h型骨架前侧面相连接的槽型挡板;所述h型骨架包括倒U型框架和设于所述倒U型框架上部的矩形骨架;所述槽型挡板包括挡板,在所述挡板的上端设置的上弯折部挡板,以及在所述槽型挡板的下端设置的下弯折部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式挡板装置,对喷护范围内的喷浆有效的阻挡的和收集,达到既防污染又减少喷浆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基坑护坡喷锚污染的移动折叠式成品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文明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大多施工现场,基坑喷护过程中,防护栏杆上只有简单的彩条布防护或者无任何防护措施,导致喷浆造成周边围挡、道路、排水沟等污染严重,后期清理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整体美观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基坑护坡喷锚污染的移动折叠式成品保护装置,通过组合式挡板,对喷护范围内的喷浆有效的阻挡的和收集,达到既防污染又减少喷浆浪费。
一种防止基坑护坡喷锚污染的移动折叠式成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至少一个组合式挡板装置,所述组合式挡板装置包括h型骨架,以及与所述h型骨架前侧面相连接的槽型挡板;所述h型骨架包括倒U型框架和设于所述倒U型框架上部的矩形骨架;所述槽型挡板包括挡板,在所述挡板的上端设置的上弯折部挡板,以及在所述槽型挡板的下端设置的下弯折部挡板。
进一步,所述矩形骨架与所述倒U型框架通过背面连接装置相连接,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所述背面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矩形骨架上的第一鼻环、设于所述倒U型框架上的第二鼻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鼻环和所述第二鼻环的第一连接杆。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组合式挡板装置之间通过骨架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骨架连接装置包括第三鼻环、第四鼻环以及连接所述第三鼻环和所述第四鼻环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鼻环和所述第四鼻环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h型骨架的倒U型框架上。
进一步,所述挡板和所述上弯折部挡板通过挡板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挡板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挡板上的第五鼻环、设于所述上弯折部挡板上的第六鼻环以及连接所述第五鼻环和所述第六鼻环的第三连接杆。
进一步,所述挡板和所述上弯折部挡板通过挡板连接装置能够形成125°~145°钝角。
进一步,所述挡板与所述下弯折部挡板通过合页相连接,下弯折部挡板能够紧贴地面。
进一步,所述倒U型框架的底端设有脚轮。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组合式挡板装置的槽型挡板之间通过帆布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倒U型框架能够卡于基坑防护栏杆上,通过至少一个组合式挡板装置构成组合型防护墙,能够借助于基坑防护栏杆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牢固性,在阻挡喷浆的过程中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撑,不易倾倒;本实用新型能阻挡喷护范围内99%的喷浆,大大减少了基坑喷护对于围挡、道路、排水沟等的污染,基本实现了喷护完零清理,周边设施零污染的效果;并通过上下折板收集喷浆,汇集于坡顶,实现喷浆的再利用。
2、本实用新型的槽型结构的槽型挡板能够有效的阻挡喷浆,并使阻挡的喷浆依靠重力顺着槽型挡板自然滑落,减轻了清理的负担。
3、本实用新型的背面连接装置能够与所述矩形骨架和所述倒U型框架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并且该背面连接装置方便拆卸和组装,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骨架连接装置能够将相邻的组合式挡板装置相连接,方便拆卸和组装,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6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