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足高速旋转的双向逆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6275.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晟磁电磁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64 | 分类号: | F16D41/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道 盘本体 凸轴 输出 本实用新型 双向逆止器 传递扭矩 摩擦片组 逆止功能 输入套筒 弹簧座 活动槽 输入轴 卡入 高速条件 盘外边缘 输出凹槽 输入凹槽 压缩弹簧 转速限制 带动轴 后端面 前端面 输出轴 外边缘 钢球 壳体 内壁 上凸 嵌入 预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满足高速旋转的双向逆止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壳体、输入球道盘、输出球道盘、弹簧座、若干压缩弹簧、动静摩擦片组A及动静摩擦片组B,输入轴后部为输入套筒,在输入套筒上开设有活动槽,在活动槽内壁上凸设有若干凸轴;输入球道盘包括输入带动轴、及输入球道盘本体,输入球道盘本体后端面与弹簧座之间预留有间隙;在输入球道盘本体外边缘凹设有供凸轴卡入与活动的输入凹槽,在输出球道盘外边缘凹设有供凸轴卡入与活动的输出凹槽;在输入球道盘本体前端面嵌入有若干钢球。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逆止功能,达到输入向输出传递扭矩,而输出无法向输入传递扭矩的功能,能够不受转速限制,满足高速条件逆止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止器,尤其涉及一种满足高速旋转的双向逆止器。
背景技术
现有逆止机构一般采用凸轮结构,对于零件的配合尺寸要求较高,且转速无法达到上万转每分钟,无法实现高速条件下的逆止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高速旋转的双向逆止器,实现逆止功能,达到输入向输出传递扭矩,而输出无法向输入传递扭矩的功能,同时,能够不受转速限制,满足高速条件逆止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满足高速旋转的双向逆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输入轴、前端插入输入轴中的一输出轴、包覆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外的一壳体、套设于输出轴外围且前端嵌入输入轴端口中的一输入球道盘、套设于输出轴前端外围且嵌入输入轴中的一输出球道盘、套设于输入球道盘外围且位于输入轴后端面的一弹簧座、设置于弹簧座内的若干压缩弹簧、套设于输入球道盘外围且位于弹簧座后端面的动静摩擦片组A、及套设于输出轴外围且位于动静摩擦片组A后端面的动静摩擦片组B,其中,所述输入轴后部为嵌入壳体中的一输入套筒,在该输入套筒中心轴方向上开设有一活动槽,且在该活动槽内壁上向内侧凸设有若干凸轴;所述输入球道盘包括一输入带动轴、及连接于输入带动轴前端的一输入球道盘本体,该弹簧座套设于输入带动轴外围,该输入球道盘本体后端面与弹簧座之间预留有间隙;该输出轴前端部、输入球道盘本体及输出球道盘均活动设置于活动槽中,且在该输入球道盘本体外边缘凹设有供凸轴卡入与活动的若干输入凹槽,在该输出球道盘外边缘凹设有供凸轴卡入与活动且与输入凹槽相对应的若干输出凹槽;在所述输入球道盘本体前端面嵌入有若干钢球,且该若干钢球的后端面嵌入于输出球道盘后端面上;采用输入球道盘、输出球道盘、钢球、动静摩擦片组A与动静摩擦片组B结构相结合,在输出轴顺时针与逆时针转动时,实现双向逆止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入球道盘本体前端面与输出球道盘后端面上分别具有与钢球数量相匹配的若干球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静摩擦片组A主要由若干静摩擦片与若干动摩擦片Ⅰ相间隔组成;所述动静摩擦片组B主要由若干静摩擦片与若干动摩擦片Ⅱ相间隔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静摩擦片组B通过套设于输入带动轴外围的一轴用弹性挡圈轴向固定于输入带动轴外侧面上,且在该输入带动轴外围且位于轴用弹性挡圈前端面套设有一第一调整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动静摩擦片组A与动静摩擦片组B之间夹设有一环形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输出轴外围且位于动静摩擦片组A后端套设有一碟簧挡板,在该输出轴外围且位于碟簧挡板与动静摩擦片组A之间套设有一碟形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输出轴外围且位于碟簧挡板后端套设有一挡圈与一第一深沟球轴承,该第一深沟球轴承位于挡圈后端面,在该输出轴外围且位于挡圈内侧面上套设有一半圆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输出轴前端部与输入套筒的活动槽内壁之间环设有一第二深沟球轴承,且在该第二深沟球轴承前端面与输入套筒的活动槽内壁之间环设有一第二调整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晟磁电磁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晟磁电磁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6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超越离合器
- 下一篇:电动窗帘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