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质合金钻铰一体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5819.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陆旭锋;蒋道顺;余金川;李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B23P2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朱法恒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钻头 硬质合金 铰刀 本实用新型 一体刀 换刀 有效的结合 圆弧面过渡 定位误差 生产效率 一次完成 排屑槽 刀柄 对称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钻铰一体刀,包括切削部分和刀柄部分,所述切削部分前端为钻头,后端为铰刀,其钻头的直径小于铰刀的直径,两者之间以圆弧面过渡连接,且切削部分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排屑槽。本实用新型将钻头与铰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一次完成钻、铰两个工序,减少了换刀次数,避免了换刀带来的定位误差,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质合金钻铰一体刀,属于金属切削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孔的加工一般是先用钻头钻孔,但是钻头钻孔通常毛刺较多、表面粗糙度大,属于粗加工,所以还需要更换铰刀进行铰孔,使孔达到高的精度和低粗糙度。这样以来加工一个孔就得需要两个工序,其间更换刀具会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且还容易出现定位误差,使加工精度无法保证,降低了加工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孔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硬质合金钻铰一体刀,该钻铰一体刀在孔加工过程中能够一次满足钻、铰两道工序,节约换刀时间,提高孔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硬质合金钻铰一体刀,包括切削部分和刀柄部分,所述切削部分前端为钻头,后端为铰刀,其钻头的直径小于铰刀的直径,两者之间以圆弧面过渡连接,且切削部分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排屑槽。
所述钻头的钻尖顶角β为100°~140°。
所述铰刀前端的倒角为45°,倒角宽度为0.5~1mm。
所述排屑槽为螺旋槽,其螺旋角度在0~10°之间。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钻头与铰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一次完成钻、铰两个工序,减少了换刀次数,避免了换刀带来的定位误差,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切削部分、2-刀柄部分、3-钻头、4-铰刀、5- 圆弧面、6-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硬质合金钻铰一体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包括切削部分1和刀柄部分2,所述切削部分1前端为钻头3,后端为铰刀4,其钻头3的直径小于铰刀4的直径,两者之间以圆弧面5过渡连接,且切削部分1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排屑槽6。所述钻头3的钻尖顶角β为130°。为了使铰刀4容易进入孔中,并保护铰刀4切削刃不受到损坏,本实用新型在铰刀4的前端倒角45°,其宽度为0.5mm。刀体上设置两个排屑槽6,其螺旋角为0°,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切屑从排屑槽6排出,使钻孔和铰孔一步到位,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5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复合孔的刀头
- 下一篇:一种加工装配叶片锁紧孔用钻铣复合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