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水力学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5403.5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本胜;谭超;邱静;洪昌红;刘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小黎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水槽本体 水力学 本实用新型 潜水泵 水体 污染物 高度调节装置 水槽模型试验 出水调节池 入水调节池 定量关系 计算模型 室内循环 输水管道 衰减过程 衰减系数 水槽系统 水体流速 固定座 流速仪 水槽壁 水环境 螺旋桨 出水 入水 坡度 地板 水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水力学水槽,包括水槽本体、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底部一侧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底部另一侧的高度调节装置、入水调节池、出水调节池、输水管道;所述水槽本体包括四侧水槽壁、水槽地板、螺旋桨流速仪、入水潜水泵、出水潜水泵,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槽系统可以通过室内循环环境水槽模型试验,通过设计不同坡度的水槽,实现模拟不同流速水体的污染物动态衰减过程,从而得出水体流速与污染物衰减系数的定量关系,可以建立流速——水质计算模型,可为水体纳污能力和水环境容量的提供更为科学的计算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参数采集及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境水力学水槽。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河流水系的健康面临着重大挑战,我国水环境管理已由单一的浓度控制管理向浓度和总量双控制管理转变,并制定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要求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水体纳污能力的计算与评价成为了总量控制和限排方案制定的关键因素,而纳污能力的大小与水质目标、水文条件、污染物性质、反应参数息息相关。污染物衰减系数是反映特定水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能够降解多少污染物能力的反应参数,是研究水体水质污染变化、计算水环境容量以及纳污能力的重要参数,在区域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的制定、总量负荷指标的科学分配、控制计划执行过程的管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有的污染物衰减系数确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经验公式估算法、资料类比分析法、室内实验法、原型观测法等。经验估算法虽然简便,但是主观性较强,也难以反映污染物降解的内在规律,对计算结果可靠性影响较大。以往的室内实验大多采用在固定容器中进行搅拌的方式来模拟流速的影响,未能充分体现河流的水力特征及其变化过程,测定结果往往要小于实际值。原型观测法的测定值往往只适用于特定时段的特定河流,污染物衰减系数值域较宽,给实际运用带来诸多困难;而且,原型观测河道中,受沿河入河排污及断面污染物均匀性的影响,污染物稀释扩散与降解作用难以分离,也影响测定的结果。
此外,污染物衰减系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水力条件直接影响到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和降解,采用传统的经验取值法,难以反应复杂水流条件下的污染物动态变化过程,往往会对大型水利枢纽的不同区域(如主流区和库湾)的纳污能力计算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
关于污染物衰减系数的研究,前人业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影响污染物衰减系数的主要因素,如温度等已有定量的研究成果,但流速对污染物衰减系数的定量影响研究工作尚不完。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室内循环环境水槽系统模型试验,模拟不同流速水体的污染物动态衰减过程,得出水体流速与污染物衰减系数的定量关系,可以建立流速——水质计算模型,可为水体纳污能力和水环境容量的提供更为科学的计算依据的环境水力学水槽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环境水力学水槽,可以通过室内循环环境水槽模型试验,通过设计不同坡度的水槽,实现模拟不同流速水体的污染物动态衰减过程的一种环境水力学水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环境水力学水槽,包括水槽本体、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底部一侧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底部另一侧的高度调节装置、入水调节池、出水调节池、输水管道;
所述水槽本体包括四侧水槽壁、水槽地板、螺旋桨流速仪、入水潜水泵、出水潜水泵,所述水槽本体内设有螺旋桨流速仪,所述水槽本体靠近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一端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附近设有所述入水潜水泵,所述水槽本体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附近设有所述出水潜水泵,所述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入水调节池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出水调节池连接,所述入水调节池和所述出水调节池之间设有所述输水管道,所述入水调节池内设有抽水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水水泵设置于所述入水调节池与所述输水管道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5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翼无人机立体风场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传感器临时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