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复合空气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5213.3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程联忠;于彦波;李振军;王锡静;孙治国;任宇欣;吴华伟;王贵群;杨梓;孔祥栋;井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却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3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组 湿冷 复合空气 冷却设备 流体介质 喷淋装置 收集装置 管束 喷淋水 生产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施工 翅片管束 抽吸风扇 风机桥架 干法冷却 管道串联 管束单元 光管管束 设备造价 热效率 钢框架 双流程 循环泵 湿法 冷却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复合空气冷却设备,包括管束、通过风机桥架固定在钢框架上的抽吸风扇,其特点是:管束包括由至少两个翅片管束组成的一组干冷管束组以及由至少两个光管管束组成的一组湿冷管束组,干冷管束组与湿冷管束组由管道串联设置成一组双流程管束单元。在干冷管束组与湿冷管束组之间设置喷淋装置,在湿冷管束组下方设置喷淋水收集装置,喷淋水收集装置通过管路和循环泵与喷淋装置连接。将干法冷却与湿法冷却有机地结合,提高换热效率,并适合于多种生产工艺要求。设备造价较低,安装施工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复合空气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空冷热交换器主要用于电力、化工、生物、钢铁等不同的过程中借助空气对流体进行冷却,热交换器基本上由热交换管构成,这些热交换管由于空气的导热性差为了提高热传递在外侧上设有散热片,称为翅片管,而外侧不设散热片的称之为光管。借助热交换器通过导热和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冷却介质空气上经常被称为干法冷却,简称干冷,而冷却介质为水的冷却方式通常称为湿法冷却,简称湿冷。热交换管通过焊入平坦的、打孔的也被称为管底的板材中整合成所谓的束。这些束被称为散热管束或管束。
需冷却的流体通过在下部焊接到管底上的进口管道而流向热交换器束。流体在热交换器束中经过一个往返双流程经由下部焊接到管底上的出口管道而排出。
借助抽吸设置或挤压设置的鼓风机来输送冷却介质空气穿过热交换器束,常用的结构为顶盖结构,在这种设置结构中,抽吸风扇以挤压的设置为顶盖状的热交换器束的上方。由一支撑结构承载具有抽吸风扇的、设置为顶盖状的热交换器束,其中,抽吸风扇由抽吸风扇柱承载。
如何将干法冷却与湿法冷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空气冷却设备,提高换热效率,满足多种生产工艺要求,这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复合空气冷却设备,将干法冷却与湿法冷却有机地结合,提高换热效率,并适合于多种生产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使流体介质降温的复合空气冷却设备,包括管束、所述管束布置区域的上方设置的抽吸风扇,所述抽吸风扇固定在风机桥架上,所述风机桥架与钢框架相连,所述钢框架为落地的固定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束包括由至少两个翅片管束组成的一组干冷管束组以及由至少两个光管管束组成的一组湿冷管束组,所述干冷管束组与湿冷管束组由管道串联设置成一组双流程管束单元,在所述干冷管束组的下方及湿冷管束组的上方设置对所述湿冷管束组喷淋的喷淋管,在所述湿冷管束组的下方设置喷淋水收集装置,所述喷淋水收集装置通过管路和循环泵与所述喷淋管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由一组所述双流程管束单元、一个所述抽吸风扇、所述喷淋管及喷淋水收集装置构成一个空气冷却模块,由至少1个所述空气冷却模块构成一台所述复合空气冷却设备。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干冷管束组的两侧设置干冷百叶窗,在所述湿冷管束下方及所述喷淋水收集装置的上方设置湿冷百叶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冷却模块中间且位于百叶窗所在高度处设置隔墙。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冷管束组的前端部与流体介质输入管道相连,并且湿冷管束组后端部与收集冷缺流体管道相连。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冷管束组中的翅片管束设置成V型,使设置成V型的翅片管束的投影尺寸与下方的所述光管管束投影尺寸相近或相等。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束设置在支撑托架上,所述支撑托架与所述钢框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却工程分公司,未经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却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5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塔淋水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除雾干湿混合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