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4632.5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向虎;马腾飞;张弛;陈伟刚;高强;张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22 | 分类号: | F02F3/22;F02F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7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活塞包括:头部和裙部,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均为平面以形成上下相对的焊接平面,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相对的子冷却油道以形成冷却油道,所述头部的下表面还在所述子冷却油道的环形内侧和外侧设置有钎料布置槽。由此,通过头部和裙部配合,能够提高焊接质量,也能够保证很好的冷却效果,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冷却油道的加工和成型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锻钢活塞头部快速冷却、降低活塞头部温度,内冷通道应合理设计和布局。钢锻造活塞的内冷却油腔加工工艺性差、难度大,效率低且成本高,围绕内冷油道的成型问题,国内外采用了多种方法,如中国专利CN1813125公开的制造内燃机整体式活塞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1903632公开的用于在内燃机用活塞上固定环形件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1466938公开的内燃机活塞及其制造方法,中国专利CN106150749公开的一种基于激光焊接成型内冷却油道的钢活塞及其加工方法。
相关技术中,由于受限于加工工艺,目前最有效的内冷油道成型方法是通过旋转摩擦焊接或者激光焊接成型。旋转摩擦焊接能有效的解决内冷油道加工和成型问题,但旋转摩擦焊会形成飞边残留在内冷通道内部,影响了冷却效果和使用性能,增加活塞重量,严重时会导致残次品。激光焊接38MnVS6或42CrMo等典型锻钢活塞时,存在冷热裂纹问题。因此,对于目前锻钢活塞的制造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活塞,该活塞能够提高焊接质量,也能够保证很好的冷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包括:头部和裙部,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均为平面以形成上下相对的焊接平面,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相对的子冷却油道以形成冷却油道,所述头部的下表面还在所述子冷却油道的环形内侧和外侧设置有钎料布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塞,通过头部和裙部配合,能够提高焊接质量,也能够保证很好的冷却效果,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冷却油道的加工和成型问题。
可选地,所述头部上形成有燃烧室,所述冷却油道环绕所述燃烧室。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塞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销孔,所述定位销伸入所述头部的销孔和所述裙部的销孔内。
具体地,两个所述钎料布置槽到所述冷却油道的距离相同。
可选地,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在所述冷却油道的环形内侧还设置有减重子腔。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的加工平面度在0.04mm-0.06mm之间,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裙部的上表面的粗糙度在1.5Ra-1.8Ra。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的局部放大后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的制造方法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
活塞10;
头部1;子冷却油道11;销孔12;钎料布置槽13;燃烧室14;下表面15;
裙部2;上表面21;
定位销3;减重子腔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4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模组定位平台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农用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