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待织单模的织造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4166.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泳;付军;孙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立工艺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48 | 分类号: | D04C3/48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3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模 牵引线 单模 串联 本实用新型 织造 气缸 纱管 织口 带传送机构 辅助装置 过程稳定 设备故障 生产效率 纱线 辅助模 穿孔 大球 导管 小球 紧贴 编织 | ||
本实用新型串联待织单模的织造机器,包括通过牵引线(8)串在一起的串模(1),紧贴串模(1)两侧分别设置有带传送机构,距串模(1)两侧一定距离分别设置纱管(3);串模(1)由若干组大球单模(4)和两个小球辅助模(5)按顺序通过牵引线(8)穿孔串联而成;串模(1)的牵引线(8)与纱管(3)的纱线(6)形成织口,止于织口(9)位置设置J型串模导管(7)。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气缸及专职操作人员,减少了气缸及辅助装置的设备故障,产品编织过程稳定可靠,操作人员兼职查看机器运行情况就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串模织造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通过将单模和辅助模组合进行织造的机器。
背景技术
织模是工艺纺织品常用的部件,如图4所示,以前的织模方式是单个模间歇取送,有专人取模放到气缸头上,再由气缸送到编织部位。因气缸是固定的旋转动作,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将模放到气缸轴上,才能完成一个模的正常编织。经常有未及时放上模的情况,造成机器空织一段产品,浪费原料及成品。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配合机器的取模动作,员工工作非常辛苦,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通过将单模和辅助模组合进行织造的机器,将间歇织模工艺改为连续织模工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串联待织单模的织造机器,包括球型串模,紧贴串模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带传送机构,距串模两侧一定间距还分别设置纱管;
所述带传送机构于所述串模左右两侧平行并列设置;所述带传送机构分别为所述串模左侧的第一带传送机构,以及所述串模右侧的第二带传送机构;
串模由若干大球单模和两个小球辅助模的组合依次通过牵引线穿孔串联而成。串模的牵引线与所述纱管的纱线形成织口,止于织口设置套于串模外侧的串模导管。
上述串联待织单模的织造机器,优选方式下,串模两侧的带传送机构由两对牵引轮及皮带所组成。
上述串联待织单模的织造机器,优选方式下,串模导管为J型。
上述串联待织单模的织造机器,优选方式下,串模左侧第一带传送机构做逆时针运动,串模右侧第二带传送机构做顺时针运动。
本发明通过将待织球型单模用线穿在一起(球型模有中心孔),中间用两个小的球型辅助模将待织单模分开,形成了待织串模的连接方式。整个待织单模可以连成很长的模串,待织串模通过串模导线管到牵引轮位置,形成连续的编织过程。本发明取消了气缸及专职操作人员,减少了气缸及辅助装置的设备故障,产品编织过程稳定可靠,操作人员兼职查看机器运行情况就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改进前每小时能生产成品模150个,改进后每小时能生产成品模400个,产品质量稳定,员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了 2.7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成品切割线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成品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原单模织造机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串模1;第一带传送机构2;纱管3;大球单模4;小球辅助模5;纱线6;串模导管7;牵引线8;织口9;第二带传送机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立工艺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立工艺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4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编机纱架底部增加的防尘底罩
- 下一篇:一种双钩型数控织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