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淋膜原料粒子的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3115.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揭春生;黄斌;琚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5/04;F26B23/0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354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粒子 烘干腔 旋转杆 加热板 本实用新型 电机 烘干装置 内部设置 活动板 烘干 淋膜 控制器控制 电机转动 机体内部 两侧设置 加热块 液压杆 滑动 翻动 滑槽 转动 收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淋膜原料粒子的烘干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烘干腔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内部设置有加热块,所述旋转杆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旋转杆两侧设置有加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烘干腔,在使用时原料粒子进入烘干腔,控制器控制第二液压杆收缩,带动活动板在滑槽上向前滑动,活动板合上后,原料粒子落入加热板和旋转杆之间的凹槽中,第二电机转动,此时第一电机工作,转动整个烘干腔,使原料粒子重新落入加热板和旋转杆之间的凹槽中,该设置使原料粒子与加热板的接触面积更大,烘干更彻底,来回的翻动使原料粒子被烘干的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淋膜原料粒子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979年,西德发明家研制的淋膜充气式活动用房一举夺得国际博览会金奖后,淋膜引起世人的广泛注意。以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编织经布,经特殊工艺处理,为其表面再罩上一层厚度仅0.04厘米的高压聚乙烯静电膜层后,便成为淋膜。其厚度仅0.2~0.24厘米,每平方米重量仅160克,不及一般棉纱帆篷油布重量的1/10,但其纵横向抗拉强度最高能达120千克,抗温能力由70℃到零下40℃,而且无味无毒耐磨耐搓,能在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或风霜雨雪及酸碱等各种生态或物理化学环境下长期使用,从而成为国际上重点开发利用的基础材料。淋膜不仅是大面积遮盖、活动用房的理想基材,还可用于大面积金属和非金属隔音绝缘,掺入特殊成份的阻燃淋膜,可作为城市、街道的环境装饰用布及制成各类涂膜集装箱袋,吊装袋等。在淋膜的制造过程中,对于淋膜原料粒子的烘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现有的烘干装置常使用热风烘干,该设置加工过程粗糙,且容易导致原料粒子粘黏或干燥不均匀。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淋膜原料粒子的烘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淋膜原料粒子的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淋膜原料粒子的烘干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烘干腔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内部设置有加热块,所述旋转杆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旋转杆两侧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底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烘干腔内壁一侧设置有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一侧设置有导热板,所述烘干腔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烘干腔一侧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由黄铜材料制成,所述活动板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烘干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旋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储料箱,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一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机体与鼓风机之间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鼓风机与储料箱之间连接有第二风管,所述机体与抽风机之间连接有第三风管。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内部设置有分粒器,所述分粒器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入料口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3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产饲料加工用新型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