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拔式绝缘操作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0928.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天金;戴桂林;蔡起要;沈国欣;卢子涛;张健;谈欢欢;魏亚楠;李卫;靳军;张亮;虞建武;方慧琳;季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拔式 绝缘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拔式绝缘操作杆。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大部分都位于山区中,加上近些年城市建设中种植大量树木,有些树木生长会和线路挂上,工作人员要定期对高枝进行修剪,现有树木有些已经和电缆缠绕在一起,如果直接砍到树木会损坏线缆,因此需要先将树枝和电缆分开,再对树木进行砍伐,然而由于树木生长的不确定性,现有的方式只有用绝缘操作杆对树枝和线缆进行分离,而施力方向大多集中在竖直方向,操作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插拔式绝缘操作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绝缘操作杆分离树枝和电缆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插拔式绝缘操作杆,包括工作头和绝缘杆,所述工作头包括上推部、回钩部和连接杆,所述上推部固定在连接杆的顶端,所述回钩部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为圆盘形,第一固定盘上沿径向设有若干以中心为原点成放射状分布的固定槽,所述绝缘杆的顶端设有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也为圆盘形,第二固定盘上设有与固定槽相适配的凸筋。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上均开有沿径向方向的安装槽;或者,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均在圆心处开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盘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厚度为连接杆厚度的1/3~1/2,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厚度与第一固定盘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上推部成半圆弧形且开口向上,上推部的最低点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钩部为倒置的V形,回钩部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上推部和所述回钩部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绝缘杆根据高枝的高度选择合适的节数,可以自由调整高度,而工作头上的上推部可以实现竖直方向上的调整,将电缆和高枝分隔开,而回钩部可以实现横向施力,扩大适应范围,在分离电缆和高枝时有更多的选择,更容易进行操作,而工作头和绝缘杆通过两个固定盘连接,两个固定盘可以根据实际高枝位置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再通过固定槽和凸筋搭配形成相对固定,从而便于调整回钩部到最合适的位置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电缆和高枝分离的难度,加快了分离进度。
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上均开有沿径向方向的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可以让螺栓穿过两个安装槽进行固定连接,而且在螺栓不用完全松开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工作头和绝缘杆分离,便于快速装卸。或者,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均在圆心处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同样可以对工作头和绝缘杆进行有效的固定连接,保证两者不会出现相对转动或松脱。
所述第一固定盘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厚度为连接杆厚度的1/3~1/2,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厚度与第一固定盘厚度相等;在两个固定盘连接后,不会凸出连接杆而挂到树枝或者其他物体,有利于分离工作顺利进行。
所述上推部成半圆弧形且开口向上,上推部的最低点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半圆弧形开口向上,利于与线缆或者树枝接触,便于从竖直方向调整电缆和高枝分离。
所述回钩部回钩部为倒置的V形,回钩部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中部;倒V形可以钩住高枝或者电缆,从而往横向施力将两者分开,更易于操作。
所述固定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的横截面不容易产生相对滑动,有利于两个固定盘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所述上推部和所述回钩部相互垂直;利于上推部和回钩部的操作,两者不易产生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拔式绝缘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0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