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门门底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0289.7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佐佳奇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15 | 分类号: | E06B7/21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晓凤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机构 驱动机构 推杆 横向直线导轨 本实用新型 从动部件 驱动部件 旋转连接 推钉 横向直线运动 门底密封装置 纵向直线导轨 并排设置 过程阻力 机械驱动 壳体外部 门体关闭 上下运动 顺次连接 体内部 弹簧 壳体 伸出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自动门门底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位于门体内部,包括壳体、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推钉、推杆和弹簧,所述推钉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推杆在横向直线导轨内做横向直线运动,所述从动部件包括连杆,若干所述连杆并排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推杆旋转连接,其另一端与密封机构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横向直线导轨及纵向直线导轨实现密封机构的机械驱动,较现有门底密封装置的驱动机构耐用,且驱动过程阻力小,即门体关闭时较轻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动门门底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门底密封装置安装于门底内部或一侧,门关闭时,活动密封机构向下伸出压住底面,封闭门底与地面间的缝隙门打开时活动密封机构会自动收起脱离地面,与地面无任何摩擦;该密封机构主要为防止外界灰尘、异味、冷热气流、噪音、杂光等由门底缝隙进入室内,保护室内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医院、宾馆、药厂和冷库等行业。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弹性片的作用使密封机构实现机械升降,但是,该弹性片耐用性较差,且给密封装置的阻力较大,即关门时较费力,本实用新型即是在上述技术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门门底密封装置的设计,通过横向直线导轨及纵向直线导轨实现密封机构的机械驱动,较现有门底密封装置的驱动机构耐用,且驱动过程阻力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自动门门底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位于门体内部,包括壳体、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密封机构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顺次连接的推钉、推杆和弹簧,所述推钉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在横向直线导轨内做横向直线运动,所述从动部件包括连杆,若干所述连杆并排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推杆旋转连接,其另一端与密封机构旋转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压板和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固设于所述压板下方,所述压板在纵向直线导轨内做纵向直线运动。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上顶板和前后两个门体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顶端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门体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向直线导轨位于所述上顶板下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纵向直线导轨位于所述连接板内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与门体底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自动门门底密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该门底密封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单,通过横向直线导轨及纵向直线导轨实现密封机构的机械驱动,较现有门底密封装置的驱动机构耐用,且驱动过程阻力小,即门体关闭时较轻松。
附图说明
图1-图4为实施例中门底密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固定条和密封条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固定条和密封条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即图5的局部透视图。
图中:1、壳体,11、上顶板,12、连接板,13、固定板,2、驱动机构,21、推钉,22、推杆,23、弹簧,24、连杆,3、密封机构,31、压板,32、密封条,33、固定条,34、弹性凸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佐佳奇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佐佳奇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0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