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0236.5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00 | 分类号: | E21B10/00;E21B10/4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圈 翼钻 钻杆 本实用新型 大直径卵石 机械成桩 钻头 筒钻 翼板 地层 顶端连接 轴心处 卵石 成孔 粒径 塌孔 钻齿 钻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包括有筒钻,筒钻的顶端连接有翼钻筒圈,翼钻筒圈轴心处连接有钻杆,钻杆与翼钻筒圈之间设有翼板,翼板上设有钻齿。本实用新型既具有无需频繁安拆钻杆,成孔快,塌孔风险低的特点,又具有卵石较多、粒径较大时,钻孔较为容易,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层机械成桩钻头,特别是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
背景技术
传统反循环成孔工艺一般采用“三翼钻”和“筒钻”两种类型的钻头,“三翼钻”外形呈锥形,有三个翼板,每个翼板上设置若干金刚齿钻,在一般砂卵石地层、粘性地层及砂层中,通过转动、下压,将钻渣旋转到钻杆中,通过真空泵抽出,达到成孔的目的,其特点是无需频繁安拆钻杆,成孔快,塌孔风险低,但是在卵石较多、粒径较大时,钻孔较为困难,速度慢;而“筒钻”外形呈筒形,在卵石含量多,粒径大,采用“三翼钻”钻进困难时更换筒钻成孔即可解决问题,但其存在的缺点就是需频繁安拆钻杆,占用大量的时间,塌孔风险高。
现目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施工中,采用上述传统工艺进行施工,待钻进入卵石层后,成孔异常困难,进尺缓慢,时常出现卡钻、堵管等现象,成孔时间长,其中约2/3的时间为卵石层的钻进时间及卡钻、堵管的处理时间,如此长时间的钻进,带来了极大的塌孔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本实用新型既具有无需频繁安拆钻杆,成孔快,塌孔风险低的特点,又具有卵石较多、粒径较大时,钻孔较为容易,速度快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包括有筒钻,筒钻的顶端连接有翼钻筒圈,翼钻筒圈轴心处连接有钻杆,钻杆与翼钻筒圈之间设有翼板,翼板上设有钻齿。
前述的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所述翼板的数量为3个,呈圆锥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通过集合“翼钻”与“筒钻”两者优点而研发出的复合钻头,主要由下部“筒钻”和上部“翼钻”结合而成。下部“筒钻”在富水卵石层中钻进速度快,克服了钻孔难的问题,上部“翼钻”克服了筒钻需反复安拆钻杆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成孔效率,降低了塌孔风险。
2、本钻头具有适应性广、可靠性高、施工方便的优点,适合于在比较硬的基岩地层、大的漂石层及硬质永冻土层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钻,2-翼钻筒圈,3-钻杆,4-翼板,5-钻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筒钻1,筒钻1的顶端连接有翼钻筒圈2,翼钻筒圈2轴心处连接有钻杆3,(钻杆3中空,并与筒钻1导通,其顶端连接有真空泵),钻杆3与翼钻筒圈2之间设有翼板4,翼板4上设有钻齿5。
所述翼板4的数量为3个,呈圆锥形分布。
工作原理:首先钻具正确就位到桩位,利用桅杆导向下放钻杆3将底部复合式成桩钻头置放到孔位,钻机动力头装置为钻杆3提供扭矩、加压装置通过加压动力头的方式将加压力传递给复合式成桩钻头,筒钻1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筒钻1内,然后再将钻渣旋转到钻杆3中,通过真空泵抽出,达到成孔的目的。翼板4所起的作用就是固定和保护钻杆3,防止筒钻1在钻进过程中因受力不均等因素导致钻杆3倾斜、折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0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