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自动入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0183.7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恒凯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自动入壳装置,包括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的上方设置有滑轨(2),所述滑轨(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套式滑轮(4),所述套式滑轮(4)的下方设置有夹具(3),所述夹具(3)的下方设置有除湿棉(5),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夹具内部设置有除湿棉,防止夹具与电池外壳接触导致外壳氧化,保证了锂电池的质量,在工作台底部设置有减压弹簧,防止夹具下压时产生的压力长冲击工作台导致的工作台振动,提高了工作台的平稳性,使套壳工作更加精确,且在卡扣上设置有水平尺,及时检测电芯的卡紧状态,提高了套壳工作的精准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入壳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因此其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便携式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及储能等领域。锂离子电池生产涉及到的工序繁琐,制程时间长。锂电池制造中的电芯入壳工序是电池组装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即将多个电芯组装在壳体里作为一个整体,电芯与壳体内的间隙越小,那么生产出来的电池就越安全,但是电芯与壳体内的间隙太小了又会造成电芯入壳的困难。
原有的电芯入壳机精准度欠缺,不能达到精准的放置,电芯位置偏移,导致电池外壳无法精准套在电芯上,损坏电芯和电池外壳,造成浪费,电芯放在工作台上没有固定,机器振动会把电芯振到,导致机器不能自动套壳,耗费人工且降低了生产效率,不能降低工作台的压力且不能降低工作台的振动,套壳时向下的压力使工作台碰撞磨损,影响工作台的平稳性,不能防止电池外壳氧化,工作时夹具裸露在空气中带有水分,与电池外壳接触导致电池外壳氧化,影响理电池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自动入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的电芯入壳机精准度欠缺,不能达到精准的放置,电芯位置偏移,导致电池外壳无法精准套在电芯上,损坏电芯和电池外壳,造成浪费,电芯放在工作台上没有固定,机器振动会把电芯振到,导致机器不能自动套壳,耗费人工且降低了生产效率,不能降低工作台的压力且不能降低工作台的振动,套壳时向下的压力使工作台碰撞磨损,影响工作台的平稳性,不能防止电池外壳氧化,工作时夹具裸露在空气中带有水分,与电池外壳接触导致电池外壳氧化,影响理电池的质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自动入壳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套式滑轮,所述套式滑轮的下方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的下方设置有除湿棉,所述除湿棉的下方设置有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下方设置有电芯,所述滑轨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程序控制箱,所述程序控制箱的表面设置有状态显示屏,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电池输送带,所述电池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且电池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支柱,所述工作台的右侧设置有电芯输送带,所述电芯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减压弹簧,所述电机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右方设置有输送带转动轴,所述夹具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拉杆,所述伸缩拉杆的上方设置有夹具支架,所述夹具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电池外壳输送带,所述工作台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水平尺,所述水平尺的下方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左侧设置有卡扣伸缩轴,所述卡扣伸缩轴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程序控制箱和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所述输送带转动轴和所述传动带均设置有三个,所述电机和输送带转动轴之间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式滑轮和夹具支架之间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压弹簧共设置有三个,所述减压弹簧和工作台之间通过弹簧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与工作台之间通过卡扣伸缩轴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恒凯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恒凯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0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