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9896.1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9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育;王健;周朝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文珊 |
地址: | 33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桶 冶炼炉 快速冷却装置 连通 上导流管 下导流管 再生铅 本实用新型 缓冲桶 冷却距离 冷却效果 依次连接 冷却水 连接管 炉烟 盘管 梭型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有上导流管、下冷却桶和下导流管,所述下冷却桶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有下缓冲桶、中冷却桶、上缓冲桶和上冷却桶,所述上导流管一端与上冷却桶连通,所述上导流管另一端与中冷却桶连通,所述下导流管一端与中冷却桶连通,所述下导流管另一端与下冷却桶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将炉烟经上冷却桶、中冷却桶和下冷却桶3次冷却,其通过盘管增加冷却距离,且通过将连接管设计成梭型使其增大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生铅工业的发展较快,再生铅在铅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废铅主要来自蓄电池极板,电缆铠装、管道、铅弹和铅板,只要将这些废铅收集起来送到再生铅厂再熔、重炼,即可生产出精炼铅、软铅和各种铅基合金。废蓄电池和电缆包皮回收的铅,含有少量的锑和其他金属,这种再生铅一般仍转卖给蓄电池制造厂家,含锡的再生铅大多重新用来制造焊条,轴承合金与其他铅锡合金,一般汽油和染料中的铅无法回收,是铅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在再生铅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再生铅冶炼炉烟有铅尘,需要经沉降、布袋过滤、淋洗然后才能排放,而现有的对冷却再生铅冶炼炉烟的装置结构简单,不方便安装,难以根据安装场地进行自由调节,并且冷却效果差,冷却周期较长,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将炉烟经上冷却桶、中冷却桶和下冷却桶3次冷却,其通过盘管增加冷却距离,且通过将连接管设计成梭型使其增大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有上导流管、下冷却桶和下导流管,所述下冷却桶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有下缓冲桶、中冷却桶、上缓冲桶和上冷却桶,所述上导流管一端与上冷却桶连通,所述上导流管另一端与中冷却桶连通,所述下导流管一端与中冷却桶连通,所述下导流管另一端与下冷却桶连通;所述上冷却桶上设置有炉烟出口和进液管,所述下冷却桶上设置有出液管和炉烟进口,所述上冷却桶内设置有上连接管,所述炉烟出口通过上连接管与上缓冲桶连通,所述下冷却桶内设置有下连接管,所述炉烟进口通过下连接管与下缓冲桶连通,所述中冷却桶内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管,所述上缓冲桶通过若干个连接管与下缓冲桶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导流管和上导流管上包裹有保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均为盘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梭型。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上均设置有闸阀。
优选的,所述炉烟出口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闸阀为气动球阀,还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感应器和闸阀。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将炉烟经上冷却桶、中冷却桶和下冷却桶3次冷却,其通过盘管增加冷却距离,且通过将连接管设计成梭型使其增大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再生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将炉烟导入上缓冲桶和下缓冲桶中,使炉烟增大与中冷却桶、下冷却桶和上冷却桶内的冷却水的受热面积,且能够延长冷却时间进行换热,使炉烟降温更为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冷却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上冷却桶,2-上缓冲桶,3-上导流管,4-保温装置,5-连接管,6-中冷却桶, 7-下缓冲桶,8-下冷却桶,9-出液管,10-闸阀,11-炉烟进口,12-下连接管,13- 下导流管,14-上连接管,15-炉烟出口,16-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9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