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频天线馈电系统及双频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78033.2 | 申请日: | 2017-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殷实;江顺喜;周方平;梁国春;彭海璐;赵媛媛;项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02 | 分类号: | H01Q13/02;H01Q1/50;H01Q5/20;H01Q5/55;H01P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杨楠 |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波导 双频天线 圆波导 本实用新型 馈电系统 高频段 正交模耦合器 双频合路器 波纹喇叭 双频馈源 平衡式 垂直极化方向 低频段信号 绝缘电介质 过盈配合 降低系统 两两相对 通信容量 低频段 喇叭口 圆锥状 波导 侧壁 馈入 两路 腔体 适配 正交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频天线馈电系统。该馈电系统包括双频合路器和双频馈源;双频合路器包括公共波导、平衡式正交模耦合器、高频段输入圆波导;公共波导为与低频段适配的圆波导,其一端通过圆锥形过度波导与高频段输入圆波导相连接;平衡式正交模耦合器用于将水平和垂直极化方向的低频段信号分别等分为两路,并通过公共波导侧壁上两两相对的四个正交端口分别馈入公共波导;双频馈源包括波纹喇叭;公共波导的腔体中设置有一根两端均呈圆锥状的绝缘电介质棒,其一端过盈配合地插入高频段输入圆波导,另一端沿波纹喇叭的轴线向外延伸至喇叭口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双频天线。本实用新型可增加通信容量,降低系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频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双频天线馈电系统。
背景技术
E-band(E频段)是指频率收发频段为71--76GHz/81--86GHz的一段频谱资源,由于其具有很宽的频带宽度,其频谱资源非常丰富,特别适合用于高速数据传输通信系统,因而是目前通信领域的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成熟的E--band通信系统逐渐应用于商业领域。发展E--band通信系统,则该频段的天线是必须发展的一个关键部件。
如果单独发展一套E-band系统的天线,势必会造成天线塔台的资源更加紧张,增加电磁兼容的难度,而且还会给通信运营商增加额外的塔台租借费用,增加整个运营的成本和消费者的负担。若能够设计一种双频天线,将E--band频段天线和目前点对点通信的常用频段天线整合为一个天线,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该双频天线将两个频段的天线合二为一,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集成度,降低对塔台资源的需求,降低运营商的运营费用,是未来微波通信的发展方向。目前包括华为、NEC、爱立信在内的各大通信设备制造商都开展相关E--band双频天线方面的研究。
在卫星通信和跟踪雷达领域有很多双频甚至多频天线的运用实例,例如S波段和Ku波段合用双频天线,Ku波段和Ka波段合用双频天线等。但是现有双频天线最多只工作到Ka频段,频率越高对天线设计制造要求越高。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进入实际运用阶段的包含E--band频段的双频天线。双频天线通常包括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天线罩和馈电系统,而其中的馈电系统的设计往往是关键所在。
对于可工作于E—band的双频天线而言,其馈电系统的设计难点在于:1、 E--band频率很高,高于常用的点对点通信频率的4倍甚至5倍以上,相差如此大的两个频段实现合路器非常困难,用常用的双工器方案,低频对E—band频率信号的低通滤波器常规方式无法实现;2、 常用点对点通信的馈电圆波导的直径尺寸远大于能够抑制E--band高次模产生的波导最大尺寸,因此普通圆波导中传输E--band频段信号时必然会激励起复杂的高次模,高次模的存在会严重降低天线馈源的效率,同时会在E—band频段内形成很多的谐振点,在谐振点处信号完全无法传输,形成传输零点,在该频率点处完全无法工作,且过多的高次模还会降低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性能,使其不能达到class-3的标准;3: E--band的频率非常高,需要很高的设计精度和加工精度,如果采用同轴波导的形式,则内波导导体由于尺寸小,加工精度高,很难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实现。
综上可知,亟需一种可使E-band和常用微波点对点通信频段共用同一天线的馈电系统,以增加天线的通信容量,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频天线馈电系统,可使E-band或更高频段和常用微波点对点通信频段共用同一天线,从而增加天线的通信容量,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8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