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膨胀网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3673.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方;於贻华;王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峰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5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网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膨胀网线管,包括管本体,管本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相互连接的内PVC层、中PVC层和外PVC层,中PVC层至少设置有两层PVC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伸时不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膨胀网线管。
背景技术
PVC管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PVC软管因制作成本低,易加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中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目前,现有市面上的软管大多采用单层软管,单层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磨损,且抗撕裂强度低;在具拉力工作环境下,纵向拉伸时容易发生断裂;且单层软管的使用中,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膨胀网线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耐膨胀网线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相互连接的内PVC层、中PVC层和外PVC层,内PVC层和中PVC层之间设有一根沿管本体轴向成螺旋状设置的纤维线,中PVC层和外PVC层之间设有若干根沿管本体周向间隔设置的长度方向与管本体轴向一致的纤维线,所述中PVC层至少设置有两层PVC层。
上述每根纤维线均由10-30股纤维丝相互加捻形成。
上述每根纤维线均由24股纤维丝相互加捻形成。
上述纤维丝具体为500D-1000D纤维丝。
上述外PVC层的外表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根长度方向与管本体轴向一致的凸起的加强筋。
上述外PVC层的外表面沿管本体长度方向螺旋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
上述外PVC层的厚度小于中PVC层的厚度,内PVC层的厚度小于中PVC层的厚度。
上述管本体由涂塑机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内管采用内PVC层、中PVC层和外PVC层相互连接而成,通过内PVC层和中PVC层之间设有沿管本体轴向成螺旋状设置的纤维线,降低了管本体中线性膨胀系数,提高了耐膨胀性能以及承压性能,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通过中PVC层和外PVC层之间设置若干根与管本体长度方向一致的纤维线,提高了管本体的抗拉性能,纵向拉伸时不易发生断裂,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耐膨胀网线管,包括由涂塑机一次成型的管本体1,管本体1通过涂塑机一次成型能增加管本体1的强度,管本体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相互连接的内PVC层2、中PVC层3和外PVC层4,内PVC层2和中PVC层3之间设有一根沿管本体1轴向成螺旋状设置的纤维线5,中PVC层3和外PVC层4之间设有若干根沿管本体1周向间隔设置的长度方向与管本体1轴向一致的纤维线5,每根纤维线5均由10-30股纤维丝相互加捻形成,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每根纤维线5均由24股纤维丝相互加捻形成;纤维丝具体采用规格为500D-1000D纤维丝;所述中PVC层3至少设置有两层PVC层。
上述外PVC层4的外表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根长度方向与管本体轴向一致的凸起的加强筋6。
上述外PVC层4的外表面沿管本体长度方向螺旋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
上述外PVC层4的厚度H2小于中PVC层的厚度H1,内PVC层的厚度H3小于中PVC层的厚度H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峰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峰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3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卫星雷达数据地面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