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473447.6 申请日: 2017-11-07
公开(公告)号: CN207011562U 公开(公告)日: 2018-02-16
发明(设计)人: 毕晓峰;徐琳 申请(专利权)人: 毕晓峰
主分类号: A01M1/20 分类号: A01M1/20;A01M1/02
代理公司: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代理人: 张宇娟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白蚁 诱杀 胶合 饵剂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属营巢居生活的社会性昆虫。习性怕光、品级分化、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其危害具有隐蔽性、广泛性、严重性的特点。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更为严重。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1、对建筑物的破坏。如:乳白蚁、散白蚁等蛀食木构件,蚁酸腐蚀破坏除玻璃以外的任何建材,对建筑物造成损害。2、对堤坝的破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土白蚁的群体个体从几百万到上千万头,其营造的巢穴达几个立方米,蚁道直径可达十多公分。在汛期,极易造成大坝的管漏,甚至溃坝。3、对林木及园艺作物的破坏。白蚁通过取食纤维素,造成林木的死亡。另外白蚁还能危害地下电缆等。

在白蚁灭治工作中,大多采用喷粉、诱杀、挖巢等方法进行灭治;采用毒土、毒木等方法进行新建房屋及房屋装潢预防。但喷粉、挖巢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而毒土、毒木预防白蚁处理对环境又有很大的污染影响。诱杀法具有用药量少的优点,但传统诱杀法采用的袋装粉剂或丸剂,易受潮发霉,时效期短。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开展,人们室内装饰装潢也越来越好。木质材料使用量的增加及房屋每层卫生间的设置,给白蚁提供了充足的食料与水源,所造成白蚁的危害也不断增加,给人们财产带来较大的财产损失。传统室内装潢白蚁预防大都是对木构件进行涂刷、喷雾、浸渍等方法进行药物处理,安装施工中对裁切或刨削的创面还需进行补充药物处理。装潢涂刷、喷雾、浸渍药物大多采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其时效性有效,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室内化学污染。

传统的诱杀白蚁诱饵剂制品多以袋装粉剂或丸剂等形式,诱杀剂药物在以前大都采用灭蚁灵(2009年按《斯德哥尔摩公约》已禁用);现在在使用的药物大多选择氟铃脲、除虫脲、氟虫氰、氟蚁腙、氟虫胺等昆虫生长抑制剂。生长抑制剂在实际使用中,因极易受潮湿后,结构进行了瓦解,与空气或土壤产生了直接接触,药物较快地进行了分解。只能在较短期内对白蚁产生诱食及灭杀的效果,不能克服能长期诱杀白蚁并起到对建筑物及树木的屏蔽保护的预防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蚁诱杀剂胶合饵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饵剂板由若干包片和胶合饵剂组成。

所述胶合饵剂由粉料构成,所述粉料50%小于100目。

所述胶合饵剂以胶合形式存在。

优选的所述包片个数为1-5个,进一步优选为2或3个。

所述胶合饵剂由诱杀饵料与胶合剂组成。

所述包片为木质材料,优选的由装饰用0.18cm-0.3水曲柳面板、胡桃木面板等切片后提供;亦可用0.18cm-0.3松木刨片1片或多片,由木材加工厂进行高温压制成型后替代。

优选的所述包片为水曲柳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药饵时效长,从而延长灭治白蚁的时间。

本发明提供的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使用便捷,能高效环保、长效诱杀白蚁,对室内装潢在无任何有毒化学挥发的情况下,提供长期的白蚁预防保护作用。同时室外使用能给所保护的植物或建筑物起屏蔽和预防保护作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厚度优选为1.2-3.6cm,进一步优选为1.6c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的板型可以为双面胶合饵剂板、中间层胶合饵剂板、单面胶合饵剂板及多层胶合饵剂板等。

优选的,所述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规格为12.2*7.6cm。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包片对胶合饵剂进行了保护,饵料及毒杀药剂在空气、土壤中不易化解,时效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双面胶合饵剂板结构示意图,主要应用于地板、室外白蚁防治;

图2为中间层胶合饵剂板结构示意图,主要应用于门套等白蚁防治;

图3为单面胶合饵剂板结构示意图,主要应用存在有白蚁的防治;

图4为多层胶合饵剂板结构示意图,主要应用于各种白蚁的防治;

图中1为包片,2为诱杀胶合饵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是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制。

实施例1:白蚁诱杀胶合饵剂板的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晓峰,未经毕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3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