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1133.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2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皓轩;仰佳欣;陈佳茜;权泰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仰佳欣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壳 中央微处理器 施肥 本实用新型 光强传感器 检测台 检测 红外光发射器 生产成本低 肥料问题 农业生产 生产实践 水稻叶片 叶片颜色 叶脉 发光器 线连接 种植物 红光 叶片 应用 滥用 帮助 农民 | ||
1.一种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和保护壳;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保护壳一侧;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中央微处理器;所述中央微处理器与检测机构线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检测台和下检测台,所述上检测台上设置有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包括多个红光发射器和若干红外光发射器,所述红光发射器和红外光发射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
所述下检测台上设置有光强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包括与每一个红光发射器相对应的红光光强传感器,以及与每一个红外光发射器相对应的红外光光强传感器;所述红光光强传感器和红外光光强传感器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检测台与下检测台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
第一间隙的一端形成检测入口,第一间隙的另一端邻接连通第二间隙的一端;
第二间隙的另一端邻接连通第三间隙的一端;
第三间隙的另一端被保护壳封闭;
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共同形成的连通空间包括板状延伸的叶片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检测台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
下检测台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
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槽口相对;
发光器位于第一凹槽内;
光强传感器位于第二凹槽内;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槽口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间隙;
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相对端之间相互分离;
红光发射器与红外光光强传感器之间的光路被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隔断;
红外光发射器与红光光强传感器之间的光路被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隔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台与下检测台之间的距离为2~4mm;
所述各红光发射器之间的间距为1~4mm,各红外光发射器之间的间距为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射器为2~6个,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为2~6个;所述红光发射器为红光波长为650nm的发射器,红外光发射器为红外光波长为940nm的发射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射器为650nm红光激光二极管,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为940nm红外光激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射器和红外光发射器的直径均为4~6mm,所述红光发射器和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的红光和红外光的光斑面积均为15~30mm2;各所述光强传感器为光接收面积均为9~15mm2的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器与光强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3~6mm;
所述红光光强传感器和红外光光强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滤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和多个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包括电源键、校准键、测量键和建议键;
所述显示屏和操作按键均与中央微处理器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施肥指导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下方设置有电池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仰佳欣,未经仰佳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11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海洋溶解高温气体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灯罩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