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菌柄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69784.8 | 申请日: | 201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尹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源昊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8 | 分类号: | B26D1/18;B26D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30020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支架 螺杆 本实用新型 被动辊轴 螺纹连接 切割装置 主动辊轴 传动带 固接 菌柄 蜗轮 气缸活塞杆末端 啮合 同一水平位置 电机输出轴 工作效率高 传送带 切割刀片 切割过程 支架两侧 活塞杆 可调节 圆片状 上端 均布 蜗杆 下端 切割 电机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柄切割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杆末端固接有一支架,该所述支架正下方设有一另外的支架,两所述支架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主动辊轴,另一端分别安装有一被动辊轴,位于所述活塞杆下端的所述支架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螺杆,两所述螺杆上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支架上方的蜗杆啮合,所述螺杆下端固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圆片状的切割刀片,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主动辊轴、被动辊轴经由一传动带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带外侧分别均布有若干凹槽,本实用新型可调节两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来适应多种食用菌的切割,切割过程中食用菌顺序不易打乱,且对食用菌损伤小,工作效率高,便于后续食用菌的包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单子菌亚门。食用菌的菇柄部因为带有菌种和其他土质等而不能食用。食用菌采收后需及时进行菇柄修削处理,菇柄基部修剪老化硬根处理是食用菌加工的关键工序。
现有的食用菌菌柄切割设备在切割叶片高速旋转对使用菌菌柄切割过程总,食用菌会高速飞出,破坏食用菌原有的整齐排列,给后续使用均的包装带来了困难。
因此,发明一种食用菌菌柄切割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柄切割装置,以解决现有食用菌切割过程中食用菌顺序杂乱,容易跑四处乱飞的问题。
一种食用菌菌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食用菌菌柄切割装置包括气缸、螺杆、切割刀片、电机、支架、凹槽、传动带、主动辊轴、手轮、蜗杆、蜗轮和被动辊轴;气缸活塞杆末端固接有一支架,该所述支架正下方设有一另外的支架,两所述支架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主动辊轴,另一端分别安装有一被动辊轴,位于所述活塞杆下端的所述支架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螺杆,两所述螺杆上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支架上方的蜗杆啮合,所述螺杆下端固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圆片状的切割刀片,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主动辊轴、被动辊轴经由一传动带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带外侧分别均布有若干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采用半圆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螺杆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优选地,两所述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蜗杆、蜗轮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调节两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来适应多种食用菌的切割,切割过程中食用菌顺序不易打乱,且对食用菌损伤小,工作效率高,便于后续食用菌的包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螺杆连接的螺旋升降器结构图。
图中:
图中:
1-气缸、2-螺杆、3-切割刀片、4-电机、5-支架、6-凹槽、7-传动带、8-主动辊轴、9-手轮、10-蜗杆、11-蜗轮、12-被动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源昊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源昊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9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荷叶粑用的芭蕉叶去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精准圆管分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