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河综合整治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69302.9 | 申请日: | 2017-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才;张磊;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E02B5/08;E02B3/06;E02B3/14;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栋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河 综合 整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河整治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运河综合整治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靠近运河的石堆和伸入地下的预制加固墙,预制加固墙上设有景观栈道,景观栈道远离运河的一侧设有防洪堤,防洪堤朝向景观栈道的一侧设有实心的生态砌块;生态砌块包括用于承接上面一层生态砌块的承接平台和凸起坡,凸起坡与承接平台成钝角a,凸起坡向上延伸在顶部形成凸起平台;生态砌块下端设有与下一层生态砌块承接平台相抵触的抵触台,与凸起平台相抵接的容纳台,容纳台由生态砌块下端向内凹陷形成,容纳台和抵触台之间连接有容纳坡面;容纳坡面与凸起坡之间设有容纳孔。生态砌块有利于改善生态,也更加美观,实心的生态砌块牢固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河整治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运河综合整治系统。
背景技术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水流冲刷、雨水侵蚀以及船行波的拍击,对运河岸坡都将产生破坏作用,因而必须对岩坡进行保护。
传统的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注重河道本身的功能,如行洪、排涝、水土保持等,墙式护岸、坡式护岸是河道整治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护岸型式。如图1所示,墙式护岸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或者浆砌石挡墙结构,首先是在原河滩01上修建过渡堤02,过渡堤02的高度略低于常水位06,接着修建加高堤03,加高堤03高度基本到达五十年一遇的洪期水位07到达堤顶层04,堤顶层04远离运河的一侧设置缓坡05。这种护岸形式虽然结构相对稳定,抗水流冲击力强,但是忽略了河流作为城市景观的功能,同时截断了河流与两岸的生态联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人们多使用生态砌块,生态砌块多为空心设置,空心的部分可以种植草,改善生态,也更加美观。但是空心的生态砌块强度会有所下降,对于防洪堤来说强度有待提高。不能很好的解决防洪堤生态和稳固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河综合整治系统,采用结构更加合理的生态砌块,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也能配合景观栈道明显改善河流与两岸的生态联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运河综合整治系统,包括靠近运河的石堆和伸入地下的预制加固墙,预制加固墙上设有景观栈道,景观栈道远离运河的一侧设有防洪堤,防洪堤朝向景观栈道的一侧设有实心的生态砌块;
所述生态砌块包括用于承接上面一层生态砌块的承接平台和凸起坡,凸起坡与承接平台成钝角a,凸起坡向上延伸在顶部形成凸起平台;生态砌块下端设有与下一层生态砌块承接平台相抵触的抵触台和与凸起平台相抵接的容纳台,容纳台由生态砌块下端向内凹陷形成,容纳台和抵触台之间连接有容纳坡面;容纳坡面与凸起坡之间设有容纳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堆具有很好的稳固堤坝基底的作用,而且相对来说更耐水流的冲刷,施工也更加方便,石堆与水平面呈锐角,减缓了部分水流对石堆的冲击,寿命更长,经计算测试锐角的角度范围为30°-60°效果最好;预制加固墙具有很好的抗滑稳定作用,而且提前预制好,在现场直击施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无需后期养护,施工效率比较高,雨天可正常施工,不受洪水影响,进度快;提前预制的预制加固墙经过质检部门检验的,质量有保证。生态砌块是利用混凝土,工业废料(炉渣,粉煤灰等)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外形尺寸比砖大,具有设备简单,砌筑速度快的优点,符合了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墙体改革的要求;是普通混凝土砌块在河道治理中生态、美观、景观三方面的完美结合,促进了河流与两岸的生态联系。景观栈道便于人们观赏风景,促进了河流与两岸的生态联系,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实心的生态砌块结构强度更强,进而防洪堤的稳固性更好,相邻生态砌块的容纳孔内可以容纳部分胶黏剂、混凝土或粘土,使相邻生态砌块堆砌的更加稳固,防洪效果更好;也可以间隔性的在容纳孔内放置一些植物种子,进一步美化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9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框架和作业机械
- 下一篇:复带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