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68398.7 | 申请日: | 201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8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东;丁鑫;王晖扬;徐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处理装置 余热回收装置 原理装置 废水处理 换热 废水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废水余热回收 本实用新型 废水处理槽 挡板 热量交换 高效化 换热器 滤网 | ||
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化学处理装置以及换热原理装置。所述废水化学处理装置包括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管道、滤网和废水处理槽;所述换热原理装置包括管道、换热器、挡板和热量交换槽;本实用新型针对废水余热回收实现了高效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废水的余热回收装置,提供一种对呈酸碱性废水的中和热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数据显示,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按污水的性质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所谓原生污水就是城市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生活或者是工业废水,现阶段的利用方法是原生污水直接进入污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换热,在消耗少量电力的情况下为城市建筑物室内制冷供暖。污水再利用有几个技术难点需要克服:堵塞,腐蚀,换热效率。针对原生污水来说,其包括许多类型废水,运用污水源热泵系统处理,处理方法过于笼统,同时污水处理需要克服堵塞,腐蚀以及换热效率的确定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克服污水源热泵系统处理污水时,处理方法过于笼统,同时污水处理需要克服堵塞,腐蚀以及换热效率的确定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废水余热回收的装置,采用中和热处理废水的设计,该设计不仅简洁明了且主要针对中和废水,而且解决了污水处理中堵塞,腐蚀以及换热效率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废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水化学处理装置以及换热原理装置。所述废水化学处理装置包括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1、管道2、11 、滤网3、挡板8和废水处理槽12;所述滤网3置于废水处理槽12中,在滤网3上含有处理废水的中和试剂, 管道2和11安装于废水处理槽12上方,且分别位于滤网3的两侧,高度均不得高于滤网3; 所述换热原理装置包括管道4、5、9、10, 换热器6和热量交换槽13;管道11通过挡板8进入热量交换槽13,并与换热器6相连,管道5两边分别连接换热器6和流出管道9, 热量交换槽13上方分别连接有管道4和管道10,分别用于冷水的流入,和热交换后水流的流出。
所述滤网(3)可移动调节的连接于废水处理槽(12)中,所述滤网为通孔结构的,以铝蜂窝、塑料蜂窝或纸蜂窝为载体的活性炭滤网;所述换热器为管壳式或套管式换热器。此外,所述装置还包含带有两个圆孔的挡板(7),管道9和管道10分别通过挡板中的两个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尤其针对废水的中和热处理,便于利用废水中热量,同时部分解决装置堵塞,腐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废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废水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的I——I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8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硬水二次软化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