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S形电缆敷设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5882.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叶筱;梅雷;蒋克勇;王春江;鲁伟;何晓龙;董学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12 | 分类号: | H02G9/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009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支撑杆 钢丝绳 波纹管 碳素 本实用新型 浮体 电缆敷设组件 电缆 光伏电站 拉力弹簧 水面波动 电缆安装 电缆损坏 敷设设计 光伏阵列 水位变化 阵列移动 组件包括 冗余 扯断 套在 箱变 平行 漂浮 水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S形电缆敷设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水面波动和水位变化容易导致电缆扯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安装组件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若干个浮体和碳素波纹管,碳素波纹管内穿有电缆,碳素波纹管安装在若干个浮体上,浮体的两个侧部安装有空心支撑杆,空心支撑杆与碳素波纹管相平行,空心支撑杆内均穿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箱变浮台上,钢丝绳的另一端安装在光伏阵列上,相邻的空心支撑杆之间均安装有拉力弹簧且拉力弹簧均套在钢丝绳上。本实用新型通过S形的敷设设计,为水面波动导致的阵列位移提供了电缆的长度冗余,防止了阵列移动造成的电缆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S形电缆敷设组件。
背景技术
水面光伏电站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环境中,水面光伏电站的电缆敷设主要是将电缆置于阵列与阵列间、阵列与箱变浮台间,电缆通过浮体浮在水面上。但由阵列至逆变升压浮台、或者阵列至另一阵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基于水面会在风力水位变化作用下产生波动的环境特性,阵列与阵列间、阵列与箱变浮台间均会产生相对的位移。当位移过大(风力较大、水位变化较大)时,则会将电缆扯断,造成光伏电站的停运,增加了运维成本,直接影响经济收益。
因此,如何针对于光伏电站设计一种铺设电缆通道,既能保护电缆不被水腐蚀,又能保证电缆不在浮体的相对位移过程中不被拉断,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面波动和水位变化容易导致电缆扯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S形电缆敷设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S形电缆敷设组件,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箱变浮台和光伏阵列,还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电缆安装组件,电缆安装组件的一端安装在箱变浮台上,电缆安装组件的另一端安装在光伏阵列上,电缆安装组件呈S形;
所述的电缆安装组件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若干个浮体和碳素波纹管,碳素波纹管内穿有电缆,碳素波纹管安装在若干个浮体上,浮体的两个侧部安装有空心支撑杆,空心支撑杆与碳素波纹管相平行,空心支撑杆内均穿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箱变浮台上,钢丝绳的另一端安装在光伏阵列上,相邻的空心支撑杆之间均安装有拉力弹簧且拉力弹簧均套在钢丝绳上。
所述空心支撑杆的上表面高于浮体的上表面,在同一浮体的两个空心支撑杆之间安装有管线限位杆,抱箍将碳素波纹管安装在管线限位杆上。
所述浮体的数量为5-8个,若干个浮体在电缆安装组件上等分布置。
还包括滑动限位组件,所述的电缆安装组件通过滑动限位组件安装在箱变浮台上;所述的滑动限位组件包括圆筒,圆筒固定安装在箱变浮台上,圆筒内表面安装有滑动座且滑动座与圆筒的内表面构成滑动配合,碳素波纹管安装在滑动座上。
所述的滑动座为半圆形,圆筒的内表面安装有限位块。
所述浮体的数量为7个,7个浮体依S形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浮体A、浮体B、浮体C、浮体D、浮体E、浮体F和浮体G,在浮体A与浮体B之间左侧的拉力弹簧长度大于其右侧的拉力弹簧,在浮体B与浮体C之间左侧的拉力弹簧长度大于其右侧的拉力弹簧,在浮体C与浮体D之间左侧的拉力弹簧长度等于其右侧的拉力弹簧,在浮体D与浮体E之间左侧的拉力弹簧长度小于其右侧的拉力弹簧,在浮体E与浮体F之间左侧的拉力弹簧长度小于其右侧的拉力弹簧,在浮体F与浮体G之间左侧的拉力弹簧长度小于其右侧的拉力弹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S形电缆敷设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S形的敷设设计,为水面波动和水位变化导致的阵列(浮台)位移提供了电缆的长度冗余,防止了阵列移动造成的电缆损坏。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电站运维次数、提高了运行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可靠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5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 下一篇: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电缆拉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