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抽真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5227.9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宝夫;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稳压 功能 真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抽真空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抽真空装置包括阀体一和阀体二,阀体一上具有进气口一和出气口一,阀体二上具有进气口二和出气口二,阀体一内具有单向活塞一,阀体二内具有单向活塞二,单向活塞一将阀体一的内腔分隔为进气腔一和出气腔一,单向活塞二将阀体二的内腔分隔为进气腔二和出气腔二,单向活塞一和单向活塞二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同步杆;阀体一的内壁与单向活塞一之间设置有一预紧弹簧,预紧弹簧具有驱使单向活塞一关闭进气腔一和出气腔一的预紧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压效果好、反应灵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抽真空装置在产品包装、产品干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抽真空装置一般通过抽真空泵实现,然而,在抽真空结束后,抽真空管难于及时密封,如果通过外部结构进行密封,很有可能与电机的止停不能同步,导致漏气等现象,从而达不到预想的真空度,抽真空装置的反向利用,还可以用于增压,压力到达设定值时,电机止停,容易造成反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抽真空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电机止停时,同步关闭进气口和出气口,从而提高压力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抽真空装置包括泵体、位于泵体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旋转的驱动电机,本抽真空装置还包括阀体一和阀体二,所述阀体一上具有进气口一和出气口一,所述阀体二上具有进气口二和出气口二,所述阀体一内具有单向活塞一,所述阀体二内具有单向活塞二,所述单向活塞一将阀体一的内腔分隔为进气腔一和出气腔一,所述单向活塞二将阀体二的内腔分隔为进气腔二和出气腔二,所述单向活塞一和单向活塞二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同步杆;在同步杆的牵引作用下,所述单向活塞一导通进气腔一和出气腔一时,单向活塞二同步导通进气腔二和出气腔二,所述出气口一连通泵体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口二连通泵体的出气孔,所述阀体一的内壁与单向活塞一之间设置有一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具有驱使单向活塞一关闭进气腔一和出气腔一的预紧力。
阀体一的进气口一连接待抽真空的容器,阀体二的出气口二接大气,驱动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气流依次通过进气口一、阀体一、出气口一、泵体进气孔、泵体出气孔、进气口二、出气口二,当驱动电机止停时,出气腔一压力大于进气腔一的压力,同时,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单向活塞一截止进气腔一和出气腔一,与此同时,在同步连杆的作用下,单向活塞二截止进气腔二和出气腔二,使泵体的进气孔和出气孔被截止、阀体二的出气孔二被截止、阀体一的进气孔一被截止,待抽真空容器能够维持驱动电机止停时的压力,叶轮的惯性旋转也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驱动电机再次启动时,单向活塞一和单向活塞二同步开启。
由于本抽真空装置设置有预紧弹簧,配合驱动电机止停时,进气口一的负压作用,能够迅速的驱使单向活塞一截止阀体一的进气腔一和出气腔一,很好的维持了进气腔一的压力,即待抽真空容器的压力。
本抽真空装置用于对某容器进行增压时,其原理与抽真空时相同,能够迅速的反应,使阀体二上出气腔二的压力保持驱动电机止停时的压力。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抽真空装置中,本抽真空装置还包括一调压螺杆,所述调压螺杆螺纹连接在阀体二上,所述调压螺杆伸入阀体二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预紧弹簧抵靠。
调节螺杆可以用于调节预紧弹簧的预紧力,从而使待抽真空容器的真空度可调。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抽真空装置中,所述阀体一和阀体二与驱动电机的壳体固定相连。
该拉簧用于进一步提高同步杆的反应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夫;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张宝夫;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5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造粒装置
- 下一篇:抗老化型铜塑复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