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4636.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唐中伟;翟书恒;牙森·艾海提;刘建军;周凯强;牛金星;马礼;王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奕金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B21/02;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人安全 道路交通 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全检测装置 道路交通安全 箱门外表面 编号查询 不良现象 定位显示 交通道路 铰链转动 内腔顶部 实时定位 无线发送 肇事车辆 接收器 储存板 下端 箱门 显示屏 交通事故 数据库 视频 镶嵌 肇事 预警 清晰 司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正面四周镶嵌且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的箱门外表面的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显示屏,所述的箱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安全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该一种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对道路上的行人进行实时定位,达到了对交通道路上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预警目的,并且定位显示视频被实时存入储存板并通过无线发送至云数据库,方便事后警方根据第一信号接收器的编号查询肇事车辆信息,有利于快速清晰地开展调差工作,避免了肇事司机逃逸,交通事故无人承担责任的不良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系统内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导致冲突与矛盾,产生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状态。随着经济发展,道路上车辆越来越多,由于道路安全监测系统尚未完善,人车相撞等道路安全意外事故频出不穷,且在视野狭隘区车祸更是经常发生,由于道路监控尚未实现全面覆盖,造成许多肇事司机逃逸,事故无人问责,给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解决了道路安全监测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人车相撞事故频繁发生,肇事司机逃逸等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背面固定连接有路灯杆,所述路灯杆表面开设有电源接线口,且所述的箱体的正面且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的箱门外表面的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显示屏,所述的箱门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定位显示屏的一侧底部开设有锁孔,所述的箱门的外表面且位于锁孔与第一定位显示屏之间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的箱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安全检测装置,所述安全检测装置通过电线由电源接线口进入路灯杆内部并与路灯并联。
所述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定位仪,且所述的红外线定位仪底部表面电性连接有身高测定仪,所述的身高测定仪底部表面电性连接有碰撞检测仪,且所述的红外线定位仪、身高测定仪、碰撞检测仪均电性连接有控制处理器,所述的控制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有信号传送器、储存板、第一定位显示屏,且所述的储存板与信号传送器、第一定位显示屏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信号传送器通过无线电分别连接有第一信号接收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且第一信号接收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车辆上及交通指挥中心。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信号接收器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二定位显示屏和语音提示系统。
优选的,所述的储存板通过无线连接有云数据库。
优选的,所述的红外线定位仪、身高测定仪、碰撞检测仪内部均设置有红外线探头。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处理器内部设置有数据微处理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监测装置,通过安全检测装置分别设置有红外线定位仪、身高测定仪、碰撞检测仪且三者均电性连接有控制处理器,通过数据微处理芯片根据检测到的人车位移快速计算人和车的运动速率,并分析是否存在危险同时将计算结果转化为电信号由信号传送器发送至信号接收器,达到及时预警的目的,且红外线定位仪可及时为驾驶员提供附近行人的位置信息并在第二定位显示屏进行颜色标记显示,配合身高测定仪可对道路上的儿童位置信息进行特殊颜色标记,其中颜色标记车辆本身为黄色,普通行人为绿色,儿童为红色,同时自动开启语音提示系统,有利于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慢行,保障行人与车辆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奕金,未经李奕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4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