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4195.0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7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林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地址: | 4442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粒 罐体 本实用新型 干法造粒机 旋转托盘 缩径段 粒度分布数据 旋转盘装置 锥形段 料粉 光电传感器 从上到下 底部位置 进料电机 进料装置 局部图像 控制装置 喷雾装置 生产效率 生产要求 湿法生产 干燥塔 上端面 体内腔 造粒罐 扩径 发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法造粒机,在造粒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装置和喷雾装置,在造粒罐体的底部设有旋转盘装置,旋转盘装置中设有上端面为水平并旋转的旋转托盘,旋转托盘位于造粒罐体内腔的底部位置。述的造粒罐体从上到下依次为顶部缩径段、上锥形段、扩径罐体、下锥形段和底部缩径段,旋转托盘位于底部缩径段。光电传感器获取局部图像,经过处理后将粒度分布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根据粒度分布数据调节进料电机的转速。简化了设备的结构,提高了造粒的生产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够实现每小时造粒25吨以上。经本实用新型的干法造粒机处理后的料粉与湿法生产干燥塔干燥的料粉性能一致,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法造粒机。
背景技术
现代陶瓷瓦经施釉、高温烧结,代替传统的机制瓦、水泥瓦已成为市场主体。干法制粉工艺是将原料破碎、粉磨、增湿造粒、陈化等过程,制成含水份在6—9%、细度在200目左右的适合压制成型的粉料,工艺简单、能耗低。传统制粉工艺为湿法生产,是将原料磨成泥浆,再经干燥塔干燥成适合的粉料,工艺复杂、能耗高。
干法制粉的关键设备为粉料造粒机,中国专利文献CN 103861525 B记载了一种干法造粒机,包括上料机构、竖直喂料机构、斜喂料机构、压片机构、碎粒机构、整粒机构和分筛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料桶,料桶连通真空系统,竖直喂料机构包括竖直喂料电机和竖直喂料螺杆,斜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料筒、喂料螺杆和喂料电机,压片机构包括反向转动的上下压轮,碎粒机构包括碎粒轮,整粒机构包括整粒轮整粒装置和筛网整粒装置,分筛机构包括分筛桶、筛盘和接粉盘,分筛桶的桶壁上设进料口、细粉出料口和成品出料口。该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为适应陶瓷领域的干法生产工艺,需要结构更为简单,生产效率更高的粉料造粒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法造粒机,能够大幅提高陶瓷干粉料造粒的生产效率,简化设备结构,减低设备控制的难度,便于后期的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法造粒机,在造粒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装置和喷雾装置,在造粒罐体的底部设有旋转盘装置,旋转盘装置中设有上端面为水平并旋转的旋转托盘,旋转托盘位于造粒罐体内腔的底部位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造粒罐体从上到下依次为顶部缩径段、上锥形段、扩径罐体、下锥形段和底部缩径段,旋转托盘位于底部缩径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料装置中,进料管的一端与造粒罐体顶部侧壁切向连接,进料管的另一端与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缓冲仓与进料管的中部连接;
所述的缓冲仓中设有旋转的螺旋叶片,在缓冲仓的底部设有进料筒体,螺旋叶片的底部套接在进料筒体内,进料筒体的侧壁与进料管通过侧壁连通,螺旋叶片的外轮廓线与进料管的侧壁相割。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喷雾装置中,喷雾组件位于造粒罐体中轴线的位置,喷雾组件内设有多个多流体喷头,进水管和进气管分别与多个多流体喷头连接,在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在进气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水管和进气管套装在升降管内,喷雾组件与升降管的底端连接;
在造粒罐体的顶部端面中心设有密封件,升降管与密封件滑动连接,升降管还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多个多流体喷头沿螺旋排列,顶部的多流体喷头位于进料管末端的位置,其余的多流体喷头沿着进料螺旋方向布置。
优选的方案中,在造粒罐体靠近底部的位置还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布袋除尘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在出风口与布袋除尘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除湿装置,所述的除湿装置中设有多个交错布置的挡帽和折返环组成的迷宫结构,在除湿装置中还设有冷凝网,冷凝网与制冷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林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林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4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的有机肥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富硒紫薯粉喷雾制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