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雾式雾化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3473.0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崔仙伟;刘贞;王玉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筒 雾化颗粒 连通 雾化给药装置 单向阀部件 给药装置 竖向筒体 竖向筒 呼出 斜向 体内 本实用新型 雾化器喷嘴 垂直连通 肺部治疗 有效减少 喷嘴 电子式 雾化器 吸入嘴 沉入 吸入 节约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储雾式雾化给药装置,包括与电子式雾化器喷嘴(1)连通的水平吸入筒体(2),水平吸入筒体(2)的另一端垂直连通竖向筒体(3)的上部,在竖向筒体(3)的下方设置单向阀部件Ⅰ和在其上方连通斜向吸入筒体(4),斜向吸入筒体(4)的前段连通吸入嘴部(5)和其后方设置单向阀部件Ⅱ。将该给药装置连接雾化器的喷嘴,雾化颗粒先暂存在该给药装置的竖向筒体内,再通过吸入过程直达肺部治疗,呼出过程呼出的雾化颗粒绝大部分沉入竖向筒体内,有效减少了雾化颗粒的浪费,节约了治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疾病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储雾式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5757323,公布了名称为:一种便携式网筛雾化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专利第[0005]记载:“雾化器不再需要供电电池,由此降低了雾化器的重量;而且移动终端上的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对雾化器的精细控制和操作。”,通过分析该专利的说明书,虽然从原理上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为雾化器进行供电,但是该专利只是提供了该种理论支持,并没有给出该种雾化器的具体构造与形状,同时我们认为,虽然该雾化器不再使用自带电池进行供电,且从整体上减少了重量,但是通过再次连接移动终端的方式供电又为使用该雾化器造成了不便,例如移动终端不在身边或移动终端损坏等等,总之该专利限制了雾化器的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7174408,公布了名称为:一种手持微网雾化器及其应用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第[0009]记载:“所述主控单元可分离地连接所述雾化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连接座、主机体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主机体的上部,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主机体内,所述雾化单元可分离地电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再通过分析该专利的附图,我们可以看出本专利进一步优化整体结构,电源设置在主机体内,结构更加的紧凑且轻便,因此该种雾化器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上述雾化原理都是通过让雾化片产生高频振动,进而让振动的雾化片产生所需的雾化水珠颗粒,该技术成熟,我们也不再这里做详细的介绍。同时市场上还有许多种手持式雾化器,其雾化原理也是采用该种高频雾化片。
上述雾化器都带有喷嘴部件,雾化颗粒最终从喷嘴喷出,之后使用者再通过佩戴雾化口罩进行雾化治疗,吸气时直接将从雾化器喷嘴喷出的雾化颗粒通过口罩罩体吸入肺部,为了保持气流流畅并连续进行呼气和吸气动作,口罩罩体两侧通常会分别设置一个排气孔,呼出的气流会通过排气孔呼出去,由于雾化口罩不直接与口腔内接触,再加上使用者呼气吸气操作不熟练,从排气孔呼出的空气中往往会伴随很多的药物颗粒,导致用于治疗的颗粒少而浪费的雾化颗粒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雾式雾化给药装置,将该给药装置连接雾化器的喷嘴,雾化颗粒先暂存在该给药装置的竖向筒体内,再通过吸入过程直达肺部治疗,呼出过程呼出的雾化颗粒绝大部分沉入竖向筒体内以便再次吸入,有效减少了雾化颗粒的浪费,节约了治疗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与电子式雾化器喷嘴连通的水平吸入筒体,水平吸入筒体的另一端垂直连通竖向筒体的上部,在竖向筒体的下方设置单向阀部件Ⅰ和在其上方连通斜向吸入筒体,斜向吸入筒体的前段连通吸入嘴部和其后方设置单向阀部件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3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用的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