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径向补偿装置的超导磁悬浮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2008.5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杨小峰;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径向 补偿 装置 超导 磁悬浮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径向补偿装置的超导磁悬浮轴承,包括芯轴;芯轴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子,并在芯轴两端端部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转子外设置有将其包裹的定子;定子包括将转子包裹的超导块材;超导块材内壁设置有若干与转子之间具有间隙的电磁线圈;距离传感器和电磁线圈均与控制器连接,且电磁线圈与外界电源连接。本装置可在芯轴发生偏移时,瞬时产生反应,然后阻止芯轴继续偏移,大大降低了立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悬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径向补偿装置的超导磁悬浮轴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导磁悬浮轴承依靠转子永磁体与定子超导块材之间的磁力来维持悬浮,当轴承转子发生径向偏移时,定子内部即会产生感应电流,阻止转子继续偏移,由于转子径向偏移出去,定子内部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小,对转子的抵抗作用较弱,因此,超导磁悬浮轴承的径向刚度较差,即转子要发生较大的径向偏移,才能使定子内产生足够大的感应电流,来阻止转子的偏移,而如若转子在很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偏移的话,定子可能存在无法及时产生感应电流来阻止转子继续偏移的问题,而这在列车高速运行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径向补偿装置的超导磁悬浮轴承,可有效解决传统轴承中,定子需要在转子产生较大径向偏移后才能阻止转子继续偏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带有径向补偿装置的超导磁悬浮轴承,包括芯轴;芯轴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子,并在芯轴两端端部均设置有位于芯轴中心位置的距离传感器;转子外设置有将其包裹的定子;
定子包括将转子包裹的超导块材;超导块材内壁设置有若干与转子之间具有间隙的电磁线圈;距离传感器和电磁线圈均与控制器连接,且电磁线圈与外界电源连接。
优选地,转子包括同极相对的永磁体,以及设置于永磁体之间的铁磁性块材。
优选地,超导磁悬浮轴承还包括将芯轴包裹的壳体,超导块材固定于壳体内壁。
优选地,电磁线圈等间距设置于超导块材内壁,且相邻电磁线圈之间间距为2~10cm。
优选地,电磁线圈的磁场方向与转子的磁场方向相反。
优选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当转子发生偏移时,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与转子之间距离最近的电磁线圈位置,然后再通过控制器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调节电磁线圈所需电流大小,以达到使转子复位的目的。
2、本装置不论转子偏移量为多大,在转子发生偏移时,即可通过电磁线圈产生与转子相反的磁场来阻止转子继续偏移,并使转子复位,达到快速有效的防止芯轴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发生偏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芯轴;2、转子;3、超导块材;4、电磁线圈;5、距离传感器;6、永磁体;7、铁磁性块材;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2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启瓶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TYPE-C接口的多功能扩展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