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锂离子电解液反应釜的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0432.6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管利娜;闫晓宾;吕秀夯;赵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锂离子 电解液 反应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解液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锂离子电解液反应釜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原来反应釜取电解液都是在空气中直接取样,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检测电解液的酸度含量会偏高,与外界环境接触电解液容易分解,各项指标检测数据会有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避免电解液与外界环境接触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减少废液产生、在钢瓶中留样,可以掺对重复使用和降低取样成本的生产锂离子电解液反应釜的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生产锂离子电解液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安装有三通,三通的第二端设有出料阀门,三通的第三端设有取样阀门,取样阀门与不锈钢钢丝软管一端的内螺母相连接,不锈钢钢丝软管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一端的第一接头焊接相连,第一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接头与第二连接杆一端的第三接头相连,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取样小钢瓶相连。
优选地,所述取样小钢瓶顶部取样口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相适配,螺母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另一端焊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取样阀门为不锈钢DN15针型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为2S接头或4S接头之一。
优选地,所述第三接头为2P接头或4P接头之一。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避免电解液与外界环境接触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减少废液产生、在钢瓶中留样,可以掺兑重复使用和降低取样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生产锂离子电解液的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底部的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安装有三通,三通的第二端设有出料阀门10,三通的第三端设有取样阀门2,取样阀门2与不锈钢钢丝软管4一端的内螺母3相连接,不锈钢钢丝软管4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5一端的第一接头6焊接相连,第一连接杆5另一端的第二接头11与第二连接杆7一端的第三接头12相连,第二连接杆7另一端与取样小钢瓶9相连。所述取样小钢瓶9顶部取样口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母8的内螺纹相适配,螺母8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7另一端焊接相连。所述取样阀门2为不锈钢DN15针型阀门。所述第一接头6和第二接头11均为2S接头或4S接头之一。所述第三接头12为2P接头或4P接头之一。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需要对锂离子电解液进行排液时,打开出料阀门10,关闭取样阀门2即可,当需要对锂离子电解液进行取样时,打开取样阀门2,关闭出料阀门10,反应釜1内的锂离子电解液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依次进入不锈钢钢丝软管4、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内,最终进入取样小钢瓶9内,上述装置结构牢固、经久耐用、能够有效避免电解液与外界环境接触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和减少废液产生。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上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0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