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管式干燥机的热泵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9243.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5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D15/10;F26B23/10;F25B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干燥机 蒸发器 燃煤发电系统 热泵干燥系统 本实用新型 原煤干燥 节流阀 压缩机 煤仓 凝汽器循环水 回热加热器 凝结水出口 吸收循环水 压缩机入口 节能领域 热泵系统 蒸汽入口 汽轮机 给水泵 冷凝器 磨煤机 凝汽器 提质煤 预干燥 研磨 煤粉 排出 原煤 出口 流出 锅炉 电站 机组 返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集成管式干燥机的热泵干燥系统。主要包括燃煤发电系统和原煤干燥系统;所述燃煤发电系统包括锅炉、汽轮机、凝汽器、给水泵和回热加热器;原煤干燥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管式干燥机、节流阀和给煤仓。管式干燥机的蒸汽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管式干燥机的凝结水出口经节流阀、蒸发器后与压缩机入口相连;凝汽器循环水出口经蒸发器后返回其入口构成回路;管式干燥机的提质煤入口与给煤仓相连,管式干燥机下部流出的煤粉送往磨煤机研磨。本实用新型利用管式干燥机取代热泵系统中的冷凝器,吸收循环水排出的热量对原煤进行预干燥,大幅度提高了机组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站节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管式干燥机的热泵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一次能源,尽管我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但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耗,烟煤、无烟煤等优质煤资源储量逐渐下降,而我国已探明的褐煤储量达1303亿吨,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次烟煤等低阶烟煤储量达430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2%。因此,低阶煤在我国能源供应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阶煤一般具有热值低、易风化、含水量高,易自燃等特点,给其储存、运输、燃烧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困难。高水分的低阶煤导致磨煤机出力不足、锅炉烟气量偏大等运行问题,最重要的是低阶煤中水分仍需在炉膛内吸收高品位燃烧热严重影响了机组效率。因此,降低低阶煤中的水分,对提高燃用低阶煤机组的效率,减少燃用低阶煤机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热泵是一种经过电力做功将低位热源的转移到高位热源的效率大于100%的装置。若能合理利用热泵与传统干燥设备结合干燥原煤,将大大节省原煤干燥所消耗的能源,大幅度提高了机组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管式干燥机的热泵干燥系统,它包括燃煤发电系统和原煤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发电系统包括锅炉、汽轮机、凝汽器、给水泵和回热加热器;原煤干燥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管式干燥机、节流阀和煤粉仓。
所述管式干燥机的蒸汽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管式干燥机的凝结水出口经节流阀、蒸发器后与压缩机入口相连。
所述凝汽器循环水出口经蒸发器后返回其入口构成回路。
所述管式干燥机的提质煤入口与煤粉仓相连,管式干燥机下部流出的煤粉送往磨煤机研磨后进入锅炉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蒸发器、压缩机、管式干燥机、节流阀依次相连构成压缩蒸汽式热泵;蒸发器内的工质吸收30~40℃循环水的热量后经压缩机加压变为蒸汽在管式干燥机内作为干燥热源放热,液化为水后再经节流阀返回蒸发器吸热。利用管式干燥机取代热泵冷凝器,节约设备材料和占地面积。
2. 30~40℃循环水流入蒸发器放热后降为10~20℃,返回其入口构成回路;蒸发器起到降温作用,在干旱的地区,不仅可以减少循环水分流失,还可以减少冷却塔的面积,大幅度的节约能源和设备材料。
3. 利用热泵系统吸收循环水的热量干燥原煤,不仅有效利用了电厂产生的废热,同时效率还高于常规干燥设备;干燥降低了原煤中的水分,大幅度提高了机组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集成管式干燥机的热泵干燥系统。
图中:1-锅炉;2-汽轮机;3-凝汽器;4-给水泵;5-回热加热器;6-蒸发器;7-压缩机;8-煤粉仓;9-管式干燥机;10-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管式干燥机的热泵干燥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系统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9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蒸汽管道结构
- 下一篇:分布式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