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8885.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8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立;刘争辉;张雪;王学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易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斗 清扫装置 钢绞线 侧板 桩体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桩间土 附着 固接 块侧 挖除 泥土 垂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块侧板,和固接于侧板外侧的清扫装置,清扫装置包括第一钢绞线,所述第一钢绞线垂直于侧板。该挖斗挖除桩间土时,可以在保证不损坏桩体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地清理桩体周围附着的泥土,节省人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掘机,特别涉及一种挖斗。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在建筑地基施工中,经常采用CFG桩或管桩的方法加固地基,桩基施工完成后,需要挖除部分桩间土10。由于桩体11被挖机的挖斗刚性碰触后容易造成损坏,所以开挖时要求人工配合清理桩体周围附着的泥土12,作业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挖斗,该挖斗挖除桩间土时,可以在保证不损坏桩体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地清理桩体周围附着的泥土,节省人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挖斗包括两块侧板和固接于侧板外侧的清扫装置,清扫装置包括第一钢绞线,所述第一钢绞线垂直于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保证不损坏桩体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地清理桩体周围附着的泥土。
作为优选地,第一钢绞线垂直焊接于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扫装置安装快捷方便。
作为优选地,清扫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多根第一钢绞线垂直焊接于固定板,固定板用螺栓固接于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扫装置与侧板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且当长时间作业后第一钢绞线朝弧形底部方向产生弯曲变形时,可通过旋转固定板方向,使得第一钢绞线的弯曲方向变为远离弧形底部,以便更好地清理桩体上附着的泥土。
作为优选地,侧板包括弧形底部,清扫装置靠近弧形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挖斗挖土作业时清扫装置对其切削泥土作业的影响。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包板,包板外侧表面垂直固接有多根第二钢绞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斗横向移动时也可以对桩体附着的泥土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地,第一钢绞线由多根钢丝相互缠绕而成,为防止第一钢绞线自身多根钢丝松散开叉,每根第一钢绞线用铁丝至少绑扎一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因第一钢绞线的钢丝松散而造成第一钢绞线的韧性的减弱,提高了第一钢绞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第一钢绞线为多排,靠近弧形底部的一排第一钢绞线的铁丝绑扎位置是每根第一钢绞线的中部,每根第一钢绞线远离侧板一端的多根钢丝不是相互缠绕而是分叉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远离弧形底部的第一钢绞线先接触附着的泥土,将附着的泥土切割打散;然后靠近弧形底部的一排第一钢绞线由于分叉的钢丝组成了扫帚状,更好地对桩体附着的泥土进行清扫。
作为优选地,第一钢绞线长度为7~2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挖斗侧板或包板可以与桩体保持一定距离,减小因挖斗碰触桩体对桩体造成损伤;第一钢绞线越长韧性越低,且长第一钢绞线会影响挖斗进行挖土作业。
作为优选地,第一钢绞线替换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与第一钢绞线同样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弹性,可以在不损伤桩体的前提下清除桩体周围附着的泥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挖斗挖除桩间土时,可以在保证不损坏桩体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地清理桩体周围附着的泥土,节省人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易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易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8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伸缩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抓取效果好的四瓣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