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式雨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7100.2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9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刘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婷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1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井 调节板 雨水 雨水口 挡圈 转筒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封闭状态 机构设置 异味散发 自动开合 排泄 弹簧座 流动量 上端面 井上 内壁 流动 垃圾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口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封闭式雨水口,包括雨水井、雨水盖和调节机构,雨水井的上端面设为雨水口,雨水井上部的内壁上设有挡圈,雨水盖设置在挡圈上;调节机构设置在雨水井的内部,并且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区和右调节区,左调节区包括调节转筒、调节板和弹簧座;右调节区与左调节区对称设置,当雨水进入雨水井的流动速度越大、流动量越多,调节转筒的转速会越快,使调节板转动的角度越大,调节板之间的空隙越大,有利于雨水快速的排泄,反之调节板转动的角度会越小,结构简单、自动开合;当没有雨水流动时,调节板处于封闭状态,一定程度上可抑制雨水井中的异味散发出来,可防止垃圾进入雨水井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口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封闭式雨水口。
背景技术
因为现代城市都进行了道路硬化,并且现在道路的干净整洁是文明城市的体现,谁都不想走路踩着水坑,更不想自己在走路时突然来了辆车溅一身水,还有大雨后水坑中水蒸发掉剩下的淤泥会散发出怪味,所以道路建设中需要用雨水井来排泄雨水。
由于目前的雨水口为开放式设置,所以有些群众会向雨水口中乱扔垃圾,导致雨水井中的雨水被污染,久而久之雨水井中就会散发异味,降低了周围的环境质量;若对雨水口直接封闭,则会影响雨天中雨水的排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封闭式雨水口。
(二)技术方案
一种封闭式雨水口,包括雨水井、雨水盖和调节机构,所述雨水井的上端面设为雨水口,所述雨水井上部的内壁上设有挡圈,所述雨水盖设置在挡圈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雨水井的内部,并且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区和右调节区,所述左调节区包括调节转筒、调节板和弹簧座,所述调节转筒设置在雨水口左侧边缘的下方,所述调节转筒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叶片,所述调节转筒的中心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调节板设置在调节转筒的下方,所述调节板一侧固定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和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分别转动设置在雨水井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在控制盒中,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挡圈的下方;所述弹簧座并排固定在雨水井的内壁上,并且位于调节板的下方,所述弹簧座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接在调节板的下方;所述右调节区与左调节区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盖设为栅板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的上侧设为凹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的外壁上包裹有防水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井的内部还水平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在挡圈和控制盒之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闭式雨水口,当雨水进入雨水井的流动速度越大、流动量越多,调节转筒的转速会越快,使调节板转动的角度越大,调节板之间的空隙越大,有利于雨水快速的排泄,反之调节板转动的角度会越小,结构简单、自动开合;当没有雨水流动时,调节板处于封闭状态,一定程度上可抑制雨水井中的异味散发出来,可防止垃圾进入雨水井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井与雨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水井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水井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婷,未经王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7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旋转地漏
- 下一篇:一种雨水旱涝排放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