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能交换辅助发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6680.3 | 申请日: | 201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涛 |
主分类号: | F03G4/00 | 分类号: | F03G4/00;F24T1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能 交换 辅助 发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能交换辅助发电设备,包括集热器,所述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泵连通至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通过第二环循环泵连通至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顶部连通至顶部叶轮机组,所述叶轮机组驱动轴与发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第一循环泵带动集热器内液体循环,在热交换器中与第二导热管、第三导热管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导热液体不直接接触,有效隔离地壳内部产生的核辐射;当加热器内的温度过高的时候,滑块向下移动,导体条接通接线端,电源对蜂鸣器供电,起到过温报警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能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能交换辅助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还有一小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大约占总的地热能的5%,表面地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其储量比人们所利用能量的总量多很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它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如果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热能而且是可再生的。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能不仅环保,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地壳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直接开发使用容易导致危害人体健康,还会破环设备的稳定运行;不仅如此,由于地热的不稳定,当地热温度过高的时候导致设备损坏影响发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热能交换辅助发电设备,不仅有效隔离地壳辐射,同时还能在温度过高的时候自动报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热能交换辅助发电设备,包括集热器,所述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泵连通至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通过第二环循环泵连通至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顶部连通至顶部叶轮机组,所述叶轮机组驱动轴与发电机相连接;
所述集热器设有纵向设置的主轴,主轴内开设有纵向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主轴纵向间隔设置有集热盘,所述集热盘内设有弯管,弯管首尾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热交换器设有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蛇形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第一导热管两端通过第一循环泵连通弯管,第二导热管通过第二环循环泵连通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设有筒体,筒体顶部连通叶轮机组,筒体内设有设有连通第二导热管的第三导热管,筒体内部还设有竖直设置的套筒,套筒顶部开设有连通筒体内腔的第一气孔,套筒底部开设有连通外部的第二气孔,套筒内部还设有滑块,滑块底部与弹簧抵接,滑块侧壁嵌设有导体条,套筒对应导体条一侧内部嵌设有一对相互绝缘的接线端,接线端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电源和蜂鸣器。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盘数量为三个以上,纵向均匀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蛇形分布于集热盘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热管在筒体内蛇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收益效果是:
1、第一循环泵带动集热器内液体循环,在热交换器中与第二导热管、第三导热管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导热液体不直接接触,有效隔离地壳内部产生的核辐射。
2、当加热器内的温度过高的时候,滑块向下移动,导体条接通接线端,电源对蜂鸣器供电,起到过温报警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涛,未经胡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6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高温消毒的食品检测样品保存箱
- 下一篇:一种多滑道离心硬币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