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5173.8 | 申请日: | 201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丽 |
主分类号: | F28F1/24 | 分类号: | F28F1/24;F25B39/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5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管 换热管 主管 本实用新型 热交换效率 焊接方式 连接方式 包边 主管外表面 加厚处理 流动阻力 密封配合 插入端 大管径 焊料层 换热器 内表面 小管径 包覆 壁厚 翅片 焊接 空调 脱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包括主管、与主管相配合的翅片及端管,所述端管设于所述主管的端部;所述端管端部具有包覆于所述主管部分外表面的包边段,所述主管外表面和包边段内表面之间通过焊料层实现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焊接方式的改变,脱离了现有焊接方式的限制,从而使得主管插入端管中的连接方式得以实现,提高焊接质量;在该种连接方式下,主管可设置为小管径结构,提高换热管的热交换效率;同时,端管可设置为大管径,局部的流动阻力小;端管的壁厚还可进行加厚处理,从而在增大热交换效率的同时还可增强换热管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铜价等原材料上涨及国家对空调能效的要求,铜管正朝着细径的方向发展,铜管小内径化的设置,在换热器外形整体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管与管之间距离可得到缩小,使得翅片效率提高、传热有效面积增加、空气流过时的流动阻力减小。同时,管内径的减少,可以提高管内流体的Re数,增大管内侧的换热系数。
换热管由长管和焊接在长管一端或两端的小U弯管组成,由于受到边板和翅片的遮挡,焊枪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角度对长管和小U弯管的连接处进行焊接,无法实现自下而上的角度对两者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从而在现有技术中,将长管插入小U弯管中根本无法实现焊接,只能采用小U弯管插入长管的连接方式。
为了适应小内径化的发展,需要将长管的内径限制在7mm以下,而要实现将弯管插入至长管内,小U弯管的直径便需要设置的更小,从而小U弯管的流量减小,介质在小U弯管内流动时的阻力很大,特别是在转弯处,造成空调的能效比降低。
而若要保持小U弯管的局部阻力尽可能地小,只能选择将小U弯管的管壁做薄,则会使小U管的爆破强度降低。并且,由于管壁较薄,在焊接的高温影响下,小U弯管在焊接处的热处理状态容易发生变化,降低整体的爆破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爆破强度高、热交换效率高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管,包括主管、与主管相配合的翅片及端管,所述端管设于所述主管的端部;所述端管端部具有包覆于所述主管部分外表面的包边段,所述主管外表面和包边段内表面之间通过焊料层实现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焊料层在焊接操作前为管状,套设至主管外,且两者之间完全处于紧配状态,之后将端管套至焊料层外,实现主管、焊料层及端管三者的紧配,之后对焊料层加热使得焊料层融化,即可实现主管与端管的连接,从而只需通过焊枪喷射包边段即可实现焊接操作,脱离了现有的焊接方式的限制,从而使得主管插入端管中的连接方式得以实现;在该种连接方式下,主管的管径可设置为小管径,从而在换热器整体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管体之间距离可得到缩小,使得翅片效率提高、传热有效面积增加、空气流过时的流动阻力减小,热交换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高;同时,端管可设置为大内径,端管局部阻小,热交换效率高;并且,端管的壁厚可进行加厚处理或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增强换热管整体的爆破强度,安全性能更高;且壁厚增大使得端管被加热的区域的材质强度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换热管整体的爆破强度;并且,焊料层发生融化后,可向下流动至端管与边板或翅片之间的间隙内,对该间隙填充,使得端管与边板或翅片焊接在一起,提高换热管的整体密封性,焊接处不易发生泄漏。
优选的,所述端管的壁厚大于所述主管的壁厚;主管的壁厚不会过厚,保证介质在其内的流速正常;端管的壁厚较厚,从而可增强换热管整体的爆破强度,有效防止其发生爆裂或泄露,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的内径的当量直径小于7mm;相较传统的内径要小,从而在换热器整体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管体之间距离可得到缩小,使得翅片效率提高、传热有效面积增加、空气流过时的流动阻力减小,热交换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丽,未经陈少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5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热源传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列式换热管内部增强换热效果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