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物体体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4464.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天青;金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广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7/00 | 分类号: | G01F17/00;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测量 流量计 第二测量 气体出口 气体入口 气体通孔 三通管 真空泵 封装 连通 测量 本实用新型 应用范围广 真空泵连接 测量容器 待测物体 第二盖体 第一盖体 气体压力 体积测量 形状物体 装置结构 释放 有压力 传感器 气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物体体积的装置,包括第一测量容器,其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一盖体,第一箱体上开设有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一气体入口,第一气体出口用于与真空泵连接,第一气体入口用于为第一测量容器内释放气体;第二测量容器用于设置在第一测量容器内,包括第二箱体和第二盖体,第二箱体上开设有第一气体通孔,第一气体通孔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真空泵和流量计连接,与真空泵连通时实现容器内的真空,与流量计连通时用于向第二测量容器内释放气体,三通管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容器内的气体压力;封装气袋用于封装待测物体。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测定准确可靠,能适合各种形状物体体积测量,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物体体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物体体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农业以及科学实验等诸多领域都需要测量物体的孔隙率,物体的孔隙通常形状不规则,而且尺寸大小不一,特别是对多孔隙物体,如果用量规逐一测量每一个孔隙的大小和深度会费时费力.而且很多情况下,物体的孔隙会从表面延伸至内部,其在内部的延伸无论形状和大小经常和表面孔隙不相关,无法从表面测得或推算。
目前对物体的孔隙率的测量,常采用的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或者X射线断层扫描来测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体积可测量任意形状的物体孔隙率,其操作方法是,首先把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得到不含有孔隙的物体的体积.然后把物体的表面孔隙用蜡封住,或是把物体放入塑料袋里,抽出塑料袋里的空气后,再用热量溶化塑料袋口(真空封装),再把蜡密封后的物体或塑料袋密封的物体放入水里测得包含孔隙的物体体积,这两项体积的差既是物体的孔隙体积。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操作简单,费用低,但是需要把物体浸入水中,对于很多精密的以及不能浸入水中的物体无法使用。而且,阿基米德测量法测量需要配备水箱,体积大,不方便现场使用。
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获取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而具体到体积测定时,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量大,需要配置内存大和高速CPU计算机,扫描和数据处理时间长。很多时候,使用者只需要知道物体的体积,但三维激光扫描需要先对物体逐点扫描建立物体的三维数字模型,然后才能得到体积,不仅费时而且浪费资源。三维激光扫描对被测物体的表面要求比较高,物体表面如果太暗,太亮,或太粗糙,都会妨碍激光读取,从而影响测量精度。三维激光扫描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环境必须相对恒温,没有灰尘,震动小。在许多工业场所,这些要求往往达不到。另外,三维激光扫描不能用于测量零碎物体,例如一定体积的药物粉剂,工业粉末,造纸的木屑,建筑上的沙子和碎石的体积(人们常常需要测量零碎物体的体积,从而知道物体放置在一起时的空隙率)。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是把物体置于X射线束下,利用断层扫描技术(CT)来测量物体的表面和内部孔隙。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孔隙率,但是仪器价格昂贵,测量耗时长,并且有辐射剂量,对被测量物体或使用者都可能有不利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测量物体体积和孔隙率的装置及方法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测量物体体积的装置,使其能简单准确的测量物体的表观体积和实际体积,从而获得物体的孔隙率,且适用范围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物体体积的装置,使其能简单准确的获得物体的实际体积和表观体积,且适用范围广,从而克服现有的测量物体体积装置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物体体积的装置,包括第一测量容器、第二测量容器、真空泵、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测量容器包括第一箱体和与其密封配合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箱体上开设有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一气体入口,所述第一气体出口通过第一真空管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一真空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气体入口连接第二真空管,所述第二真空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广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广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4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