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4043.2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宇;杨关;何勇;冯仁德;张朋朋;魏勇;伍鑫元;张曦文;高仕军;刘超;万增勇;叶永健;李鸣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避雷器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支架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800kV换流站的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的安装需要土建结构配合设备支架来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在设备支架顶部。当有地震发生时,设备支架对安装在其上部的电气设备的位移、加速度均有放大效果。因此,如果用于电气设备安装的土建结构及相关的设备支架的刚度不足,必然降低其抗震性能,从而导致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差,不能很好地满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条件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9度地震烈度时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电力输送。另外,±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的安装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范围内进行安装以节约土地资源、并能保证各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以增强避雷器支架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包括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避雷器支撑梁和避雷器支架柱,所述避雷器支架柱底部与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避雷器支架柱与避雷器支撑梁之间形成π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避雷器支架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在转换顶板上固定连接支撑转换连接件,所述的支撑转换连接件与避雷器支撑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避雷器支撑梁的顶部固定连接避雷器安装座板,所述的避雷器安装座板上开设安装通孔。
优选地,所述避雷器支撑梁底部固定连接加劲板,所述的加劲板与避雷器安装座板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的顶部设置定位沉槽,所述避雷器支架柱底部设置抱箍筋,所述的避雷器支架柱底部插接到定位沉槽中,所述抱箍筋全部位于定位沉槽内,向定位沉槽中灌注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的抱箍筋设置3道以上,且抱箍筋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避雷器支架柱底部设置钢筋网片,所述的钢筋网片位于定位沉槽外,在环钢筋网片四周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第一混凝土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的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底部设置锚筋。
优选地,所述的避雷器支架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地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避雷器支架柱底部与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固定连接、且使避雷器支架柱与避雷器支撑梁之间形成π形结构,既可以大幅减少避雷器支架柱顶位移绝对量和避雷器支架柱柱顶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极大地提高了避雷器支架的抗侧刚度,从而增强了避雷器支架的抗震性能,使避雷器支架可以更好地满足地震高烈度地区高电压、低电压连接回路安全运行的抗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安装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抗器基础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环向加强筋与分布加强筋相交处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C-C向视图。
图7为图4中的B-B向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9中的F-F向视图。
图11为图9中的G-G向视图。
图12为图10中的H-H向视图。
图13为图8中的E-E向视图。
图14为图1中的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I处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的J-J向视图。
图17为图15中的K-K向视图。
图18为图15中的L-L向视图。
图19为图17中的M-M向视图。
图20为图1中的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N处放大图。
图22为图20中的O-O向视图。
图23为图21中的P-P向视图。
图24为图23中的Q-Q向视图。
图25为图21中的R-R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4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岸电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机场助航灯光专用浇注式全封闭防水绝缘电缆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