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总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52055.1 | 申请日: | 2017-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3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望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 地址: | 6113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臂本体 衬管 控制臂总成 本实用新型 使用安全性 圆弧形结构 连接部位 应力集中 配合面 有效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臂总成结构,包括控制臂本体(1)和前衬管(2),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形成U形开口结构,所述的前衬管(2)固定连接在控制臂本体(1)端部的U形开口结构中,且前衬管(2)与所述的U形开口结构之间形成圆弧形结构的配合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前衬管(2)与控制臂本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前衬管(2)与控制臂本体(1)固定连接之后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并减轻连接部位的应力集中,使得控制臂总成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可靠性均得以有效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臂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汽车底盘控制臂上的一种控制臂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控制臂是汽车底盘上的导向部件,其连接了轮胎和车架,汽车上的前后制动及转向的载荷都要作用在控制臂上。因此,控制臂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都必须要满足整车强度及耐久寿命的高要求。现有的控制臂总成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强度不足而容易出现前衬管的变形和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导致容易发生失效现象。而控制臂作为安全件,其在使用中是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的,一旦连接部位发生开裂,必然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控制臂总成结构,提高控制臂的使用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控制臂总成结构,包括控制臂本体和前衬管,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形成U形开口结构,所述的前衬管固定连接在控制臂本体端部的U形开口结构中,且前衬管与所述的U形开口结构之间形成圆弧形结构的配合面。
优选地,所述的前衬管与控制臂本体之间形成焊接固定结构,且在焊接部位形成圆弧形结构的焊缝。
优选地,所述前衬管的半径与控制臂本体端部的U形开口结构底部的圆弧部的半径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焊缝相对于前衬管中心所形成的张角为120°-180°。
优选地,所述的焊缝是以前衬管的水平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臂本体是一体化冲压成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控制臂本体的一端形成U形开口结构,并将前衬管固定连接在控制臂本体端部的U形开口结构中,且前衬管与U形开口结构之间形成圆弧形结构的配合面,增加了前衬管与控制臂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了前衬管与控制臂本体固定连接之后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并减轻了连接部位的应力集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控制臂的使用安全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总成结构的三维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总成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控制臂本体,2-前衬管,3-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望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望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2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前下控制臂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悬架梯臂型摆杆代替衬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