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液管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9663.7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凤;王晓燕;杨敏;徐倩;梁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柱 挡板 连接件本体 本实用新型 连接件 输液管 呈喇叭状 上连接柱 下连接柱 连接管 输液孔 远挡板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输液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柱、挡板和第二连接柱;所述挡板的一侧端面与所述上连接柱连接,挡板的另一端面与所述下连接柱连接;连接件本体设有贯穿第一连接柱、挡板和第二连接柱的输液孔;所述连接件本体的第二连接柱呈喇叭状,第二连接柱远挡板端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柱靠挡板端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与多个规格内径的连接管连接,提高了实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输液管连接件。
背景技术
输液又可称为打点滴或者挂水,是通过输液管将大剂量的注射液通过人体静脉输入人体内。一般的,大剂量注射液包装在玻璃瓶或者塑料袋中,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使用时,将输液管一端插进玻璃瓶或者塑料袋中,输液管的另一端与人体的静脉连接,通过调节输液管的滴速调节器进而将注射液稳定而持续地输入静脉,以补充体液或者电解质或者提供营养物质。目前,市场上输液管的连接件的连接端仅能与对应内径的连接管连接,不能与多个规格内径的连接管连接,从而降低了实用性,提高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输液管连接件,可与多个规格内径的连接管连接,提高了实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管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柱、挡板和第二连接柱;所述挡板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挡板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连接件本体设有贯穿第一连接柱、挡板和第二连接柱的输液孔;所述连接件本体的第二连接柱呈喇叭状,第二连接柱远挡板端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柱靠挡板端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紧固环,紧固环的尺寸从靠挡板端到远挡板端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本体的第一连接柱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本体的第一连接柱、挡板和第二连接柱呈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柱远挡板端的边部倒圆或者倒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紧固环呈一体结构。
优选地,非使用时,所述连接件本体的第二连接柱配设有防尘盖。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本体的第二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二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对连接件本体的第二连接柱改进呈喇叭状,使第二连接柱可与多种规格的对接管道进行连接,提高了实用性;避免了传统的每一个连接件只能对应一个规格对接管道的现象,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2、第二连接柱上的紧固环的设计,使得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柱连接后,紧固环与第二连接管压实紧密接触,而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会有一部分压靠在相邻两个紧固环之间的凹槽处,提高了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柱的摩擦力,提高了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柱连接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连接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连接管、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件本体,11-第一连接柱,12-挡板,13-第二连接柱,131-紧固环,14-输液孔,2-第一连接管,3-防尘盖,4-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9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洗胃催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溶剂输液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