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警示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8578.9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5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桂芝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胡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 温差发电组件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多功能警示 光伏组件 内保温层 中间夹层 警示灯 连接带 耐磨层 等间距设置 警示灯电源 温差控制器 安全气囊 报警信号 表面设置 超速车辆 充电接口 弹性连接 加热装置 降温装置 内部安装 人员伤害 电连接 后侧面 前侧面 减小 环绕 检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警示服,包括警示服主体和环绕在警示服主体上的多条连接带,在警示服主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光伏组件,多条连接带的外表面等间距设置警示灯,警示服主体包括耐磨层、中间夹层和内保温层且三者从外到内依次弹性连接,内保温层内部安装温差发电组件;中间夹层设置蓄电池,耐磨层表面设置充电接口,温差发电组件依次通过温差控制器、蓄电池给多种警示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温差发电组件与光伏组件配合,使警示灯电源更稳定;检测超速车辆,发出报警信号;设置安全气囊,减小人员伤害;设置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服装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多功能警示服。
背景技术
交通警示服一般用于交通指挥交通,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和道路施工等场所,交通警示服的醒目功能,能够有效保护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目前市场上的警示服外侧设置警示灯,警示灯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组给警示灯供电,但是在阴天天气或者工作人员在隧道工作时,因没有太阳光,则不能及时给警示灯供电,那么安全警示服就失去警示作用,因此交通警示服的设计和改进尤为关键,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警示服,通过在警示服主体的内保温层内部设置温差发电组件,通过温差发电组件给蓄电池和多种警示灯供电来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警示服,包括警示服主体和环绕在警示服主体上的多条连接带,在警示服主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光伏组件,多条连接带的外表面等间距的设置多种警示灯,所述警示服主体包括耐磨层、中间夹层和内保温层且三者从外到内依次弹性连接,所述内保温层内部安装温差发电组件,所述温差发电组件包括人体接触层、绝缘体、导电体、绝缘层和冷源且从内到外依次接触连接;所述中间夹层设置蓄电池,所述耐磨层表面与所述蓄电池相对应位置设置充电接口,所述温差发电组件依次通过温差控制器、所述蓄电池给所述多种警示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伏组件依次通过光伏控制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多种警示灯电连接。
优选的,多条所述连接带的内壁上设置时间控制器和选择开关,多种所述警示灯包括一排红色警示灯、一排绿色警示灯和一排黄色警示灯,所述时间控制器通过所述选择开关分别控制所述红色警示灯、绿色警示灯和黄色警示灯的打开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表面上部设置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提示灯、启动开关、雷达测速仪、用于对测速仪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微控制器和报警器,且依次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夹层内还设置有撞击传感器、微处理器CPU、设置在安全气囊端口的点火器和三色警示灯且依次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保温层的前侧面通过绝缘板可拆卸连接加热装置,所述绝缘板靠近人体,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和加热管且依次电连接;所述内保温层的后侧设置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隔热板和设在两个所述隔热板之间的降温剂。
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的外层套装一层耐热绝缘套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警示服主体的内保温层内安装温差发电组件可给蓄电池和多组警示灯供电,与光伏组件配合使用给蓄电池和警示灯供电,以解决警示灯电源单一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时间控制器和选择开关配合,可使多种警示灯兼红绿灯的作用;通过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雷达测速仪配合使用,可以提示工作人员及时的对行驶快速的车辆进行测速,并发出报警信号及时上报;通过中间夹层内设置撞击传感器和安全气囊等部件,当发生被撞击事故时可及时充气保护工作人员减小伤害;通过在内保温层内设置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以满足工作人员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需求,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桂芝,未经梁桂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85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