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粉喷燃防回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7908.2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4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活强;梁福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优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进口管 木粉 回燃装置 燃烧系统 封堵 喷燃 喷射 冲力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连接安装 重力复位 装置结构 装置使用 上端 不变形 出口管 可摆动 喷出口 积料 铰链 伸入 烟气 种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木粉喷燃防回燃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后侧分别安装有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的末端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通过铰链可摆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挡板可封堵或打开所述进口管的末端。本装置结构简单,其进口管连接安装在靠近木粉喷出口的管道中间,通过木粉喷射的冲力打开挡板,使得木粉顺利进入燃烧系统中,当停止喷射木粉时,挡板因重力复位以封堵进口管,防止烟气和火焰回燃的问题,且装置使用时不积料、不变形,很好地起到保护燃烧系统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烧设备,具体为一种木粉喷燃防回燃装置。
背景技术
木粉是由有木材打磨研成的,锯木厂、家具厂、密度板厂、多层板厂等企业在木材加工过程当中均会产生木粉此种边角废料。木粉可作为锅炉的燃料,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燃料之一,洁净环保,变废为宝,为企业增收。
现今锅炉的木粉燃烧多采用风送木粉喷入高温炉膛进行燃烧的方式,木粉喷燃系统主要由鼓风机和管道组成;木粉燃烧系统使用时,常会遇到如下问题:当负荷变化需暂停管道喷撒木粉时,高温烟气会因锅炉炉膛中难以避免的偶尔瞬间出现的异常正压,而倒灌进木粉管道,引燃系统中的木粉,从而引起炉外燃烧的火灾危险;即使没有出现异常正压而引起烟气倒灌,但炉膛内存在的高温火焰也会辐射进木粉管道中,也会有引起炉外燃烧的火灾危险。目前有些锅炉木粉喷燃系统对此问题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只在运行时多加注意,没能从根源上完美地解决问题;有些也自己制作了简单的防火装置,但常出现装置积料、变形等毛病,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粉喷燃防回燃装置,安装在靠近木粉喷出口的管道中间,解决了锅炉木粉燃烧系统使用过程当中偶尔会出现的烟气和火焰回燃的问题,且装置使用时不积料、不变形,很好地起到保护系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木粉喷燃防回燃装置, 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后侧分别安装有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的末端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通过铰链可摆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挡板可封堵或打开所述进口管的末端。
所述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通过前封板和后封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前后端。所述进口管的前端和所述出口管的末端分别连接有法兰,以便于装卸;所述法兰离所述箱体的距离为60mm,保证法兰有足够连接空间的同时使装置总长度尽可能地短。所述进口管末端伸入所述箱体内的长度为27mm。
所述箱体呈长方体状,所述进口管和出口管的管壁离所述箱体的底边和两侧边的距离均为5.5mm。所述箱体的长A×宽B×高C(不含进口管和出口管) ≈(D+80)×(D+21)×(D+43){D为木粉管道外径}。
所述挡板采用厚度为1mm的不锈钢板制成,所述挡板的两侧和下端设有折边,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加强筋;挡板采用轻薄的材料制成,易被喷送风吹开,阻力小,仅100Pa左右,且不锈钢板可耐高温,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其进口管连接安装在靠近木粉喷出口的管道中间,通过木粉喷射的冲力打开挡板,使得木粉顺利进入燃烧系统中,当停止喷射木粉时,挡板因重力复位以封堵进口管,防止烟气和火焰回燃的问题,且装置使用时不积料、不变形,很好地起到保护燃烧系统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2为图1标示中F-F剖切线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侧视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7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