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段式反渗透膜浓缩组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45525.1 | 申请日: | 201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1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林煜;方艺民;董正军;王如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膜组件 循环泵入口 保安过滤器 反渗透膜浓缩 本实用新型 循环泵出口 反渗透膜 组合装置 高压泵 两段式 循环泵 出口 低浓度条件 调压阀入口 高处理能力 高压泵出口 进水泵出口 降低系统 压力条件 调压阀 碟管式 进水泵 抗污染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段式反渗透膜浓缩组合装置,包括进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第一循环泵、第一段反渗透膜组件、第二循环泵、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调压阀;进水泵出口接保安过滤器入口,保安过滤器出口接高压泵入口,高压泵出口接第一循环泵入口,第一循环泵出口接第一段反渗透膜组件入口,第一段反渗透膜出口接第一循环泵入口和第二循环泵入口,第二循环泵出口接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入口,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出口接第二循环泵入口和调压阀入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发挥在低浓度条件下卷式膜高处理能力的特点,同时可以发挥在高浓度下碟管式反渗透膜抗污染性能高的特点,实现在同一个压力条件下的运行,降低系统二次提升所需要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及物料分离浓缩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两段式反渗透膜浓缩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段式或多段式反渗透膜浓缩组合装置都是采用同一种构型或者统一结构的膜组件,比如都采用卷式膜组件或者都采用碟管式膜组件。受不同膜组件的性能限制和进水/进料条件要求,为了达到一定的浓缩倍数,往往都需要设置两种设备,比如低浓度条件下先用卷式膜设备进行第一级浓缩,然后将第一级的浓缩液再提升进入第二级耐高压膜设备进行浓缩。
申请号为201610189904.2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全膜法对脱硫废水深度处理膜分离组合零排放系统,脱硫废水加药软化除硬后进行TMF(管式微滤膜)过滤,TMF产水进行纳滤分盐,纳滤产水先进入SWRO浓缩后再进入DTRO浓缩,SWRO浓水是先泄压收集至SWRO浓水罐再由高压泵增压进入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浓浓缩,且DTRO浓水也是直接泄压收集至DTRO水罐待后续蒸发处理,未利用SWRO浓水和DTRO浓水的高压能,导致能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段式反渗透膜浓缩组合装置,以保证反渗透膜系统稳定运行,有效提高浓缩效果,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两段式反渗透膜浓缩组合装置,包括进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第一循环泵、第一段反渗透膜组件、第二循环泵、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调压阀;进水泵入口接原水灌,进水泵出口接保安过滤器入口,保安过滤器出口接高压泵入口,高压泵出口接第一循环泵入口,第一循环泵出口接第一段反渗透膜组件入口,第一段反渗透膜出口接第一循环泵入口和第二循环泵入口,第二循环泵出口接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入口,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出口接第二循环泵入口和调压阀入口,调压阀出口接排放管路;
第一段反渗透膜组件为耐高压高填装面积的卷式膜组件,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为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或平板式反渗透组件,且第一段反渗透膜组件和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可耐受同等压力。
优选的,耐高压高填装面积的卷式膜组件和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或平板式反渗透组件集成安装于同一设备上。
优选的,保安过滤器为过滤精度5-20μm的芯式或袋式精密过滤器。
上述一种两段式反渗透膜浓缩组合装置所应用的高盐废水反渗透膜浓缩组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经预处理的高盐废水进入反渗透膜系统原水罐,进水泵从原水灌输送高盐废水经过保安过滤器;
步骤二、过滤后的高盐废水通过高压泵增压;
步骤三、增压后的高盐废水进入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流出的高盐废水进入第一段反渗透膜组件进行浓缩,得到的部分浓水进入第二循环泵;
步骤四、第二循环泵流出的高盐废水进入第二段反渗透膜组件继续浓缩,得到的最终浓水通过调压阀调节后排出浓水。
优选的,经预处理的高盐废水总溶解性固体含量为10-50g/L,废水中盐分主要离子成分为: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等溶解性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5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式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 下一篇:去除废水中余氯的装置





